山水写生

作品数:212被引量:4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魏云飞魏云飞王跃奎李强李公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天津美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家协会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肇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左文辉:凝眸山水写丹青
《中关村》2025年第1期110-111,共2页薛海燕 
即使身处城市的水泥丛林中,左文辉依然眼中有山水,胸中有丘壑,她坦言自己为绘画而生。2024年11月18日,初冬时节的京城风和日丽,明媚的暖阳照射在中国国家画院内高大的古塔上,令人生出怀古的幽情。在画院美术馆东楼三层展厅内,“正大气...
关键词:中国国家画院 山水写生 正大气象 文辉 丛林中 美术馆 丘壑 
逃逸传统规范的山水画气象——王锐蜀道写生的色、线、形观察
《现代艺术》2024年第10期40-41,共2页富水 
王锐首先是以花鸟著称的画家。其梅兰竹菊,即便廖数笔,也能风神自来,形神毕现,棚然君子。其笔墨干净内敛的程度让人想到元人倪瓒,但最近两年,王锐的主要精力似乎转人了山水写生。写生当然是面对自然物象收集素材、训练技法的一种方式,...
关键词:自然物象 山水写生 山水画 梅兰竹菊 自然环境 王锐 现场感 
山水画创作理论及实践探究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24年第9期9-11,共3页刘膑蔚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生活中开始追求艺术品质。其中,收藏与鉴赏画作成为人们品味艺术和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在山水画创作中,颜色、虚实处理都体现着古代哲学思想。山水画以山川等自然景观为主要表现对象,近年来,工...
关键词:山水画 创作理论 山水写生 
料得青山应似我——读常朝晖山水写生作品
《中华书画家》2024年第9期88-93,共6页李晓辉 
常朝晖的写生作品始终张扬着充满生命力的氮盒之态,在山水开合间表现出气通万里的情感律动,并向观者呈现出有内容(物我相通)、有智慧(象外之象)、有力量(生命的张力)三个丰富层次。
关键词:写生作品 山水写生 象外之象 观者 
烂漫山河从心出发姚思敏的山水写生世界
《美术观察》2024年第7期156-157,共2页代国娟 
中国山水画的写生创作,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受人们喜爱。四川这片充满自然神韵与人文底蕴的土地,为山水写生提供了无尽的灵感。成长于四川的画家姚思敏,通过深入研究并继承传统书画艺术的精髓,将写生与笔墨交织,构...
关键词:山水画 姚思敏 写生创作 
北方山水写生笔墨语言的运用与创新
《美术馆》2024年第2期16-18,共3页时应龙 
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笔墨语言作为其灵魂所在,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精神。北方山水,以其雄浑壮阔、苍茫厚重的特色,为画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当下,如何既传承笔墨语言的精髓,又创新其表现形式,成为北方山...
关键词:北方山水写生 笔墨语言 创新 
从《关中八景图》探析山水写生实践中的意与境
《收藏与投资》2024年第3期22-24,共3页冯旭 潘银静 
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艺术家对自然的感悟和情感表达。本文以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关中八景图》为案例,探讨山水写生实践中的意与境。通过对《关中八景图》的分析和解读,理解山水画的意境表...
关键词:山水画 《关中八景图》 意与境 写生实践 
山水写生中的“理”与“意”
《美术教育研究》2024年第5期40-42,共3页曹福强 
山水写生是一种绘画方式,也是画家直面生活、阅读自然、感悟自然、表达个人胸襟的创作手段,是画家身心与山川神遇而迹化的过程。山水写生离不开对自然变化规律、物象造型规律、空间结构规律、笔墨关系规律等的认识和理解,要想更好地掌...
关键词:山水画 写生 物理 画理 意境 
滇西写生纪行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23年第10期1-5,共5页王跃奎 
癸卯八月十七日至二十四日,予受邀参加“水墨长江——全国名家山水写生行”活动,于滇西写生八日,得佳稿数帧,并缀文以纪其行。
关键词:山水写生 滇西 八月 
张大千、陈子庄巴蜀山水写生探析
《美术教育研究》2023年第16期25-27,共3页王海啸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四川张大千研究)自筹项目“入蜀方知画意浓--张大千与陈子庄巴蜀山水写生比较研究”(项目编号:ZDQ2022-22)。
20世纪的中国山水画坛,张大千和陈子庄这两位四川画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写生家乡的巴蜀山水,他们用各自的笔墨语言和情感开展写生创作,传播了巴蜀文化,丰富了中国画的时代笔墨精神,展示了超然物外的写生能力。
关键词:张大千 陈子庄 巴蜀山水 写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