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优63

作品数:430被引量:710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连新朱建国王余龙刘红江黄建晔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扬州大学中国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杂交水稻“汕优63”累计推广10亿亩
《福建稻麦科技》2024年第4期8-8,共1页
近日,记者从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的“汕优63”四十周年暨水稻种业高质量发展交流活动获悉,被誉为“东方神稻”的杂交水稻“汕优63”,累计推广10亿亩,增产稻谷700多亿公斤,新增经济效益600多亿元。“汕优63”于1984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
关键词:累计种植面积 杂交水稻 推广速度 品种审定 稻瘟病抗性 汕优63 水稻播种面积 福建省福州市 
谢华安:毕生只为一粒金种子
《新华文摘》2024年第21期102-107,共6页钟兆云 
在浩浩荡荡的育种大军中,有一位来自福建龙岩的年轻人谢华安,凭借其日拱一卒的情怀和志气脱颖而出,成为继袁隆平之后杂交水稻研究的又一名重要专家。他培育的种子——“汕优63”,解决了中国第一代杂交稻不抗稻瘟病的致命缺陷,从1986年开...
关键词:杂交水稻研究 袁隆平 世界粮食安全 福建龙岩 谢华安 杂交稻 抗稻瘟病 汕优63 
杂交稻不同穗粒结构品种的增产因素分析
《种子科技》2023年第6期33-36,共4页翁钰玲 
为探索不同穗粒结构杂交稻品种高产栽培的增产因素,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穗粒结构不同的杂交稻汕优63、Ⅱ优838、丰两优四号3个品种为试验材料,根据3个品种参加区试的产量构成,进行有效穗、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4个产量构成因素...
关键词:杂交稻 汕优63 Ⅱ优838 丰两优四号 产量构成 相关系数 通径系数 
新时期下高温对安徽省水稻汕优63结实率的影响探析
《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第18期44-44,共1页张亮 
水稻作为安徽省的重要农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大,产量高。栽培过程中,水分、养分、温度、湿度等都是影响水稻生长的重要因素,安徽省夏季的气温较高,全省各个地区的历史极端最高气温在39℃左右,其中绝大部分还超过40℃,高温引发的灾...
关键词:水稻生长 安徽省 结实率 汕优63 高温 花粉管伸长 温度过高 栽培过程 
剪叶疏花条件下高浓度CO2对汕优63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生态学报》2016年第15期4751-4761,共11页赖上坤 吴艳珍 沈士博 景立权 王云霞 朱建国 杨连新 王余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371563,31171460,31071359,3157159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31261140364);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重大基础研究项目(11KJA210003);科技部国际合作计划项目(2010DFA22770);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利用稻田FACE(Free Air CO_2Enrichment)系统平台,以杂交稻汕优63为供试材料,二氧化碳设环境CO_2浓度(Ambient)和高CO_2浓度(Ambient+200μmol/mol),抽穗期源库改变设剪叶(剪除剑叶)和疏花处理(相间剪除1次枝梗),以不处理为对照(CK),研...
关键词:水稻 FACE(Free Air CO2 Enrichment) 二氧化碳 剪叶疏花 产量 生物量 
大气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氮肥、移栽密度对汕优63稻米矿质元素的影响——FACE研究被引量:2
《江苏农业科学》2016年第2期94-98,共5页陈旭 沈士博 赖上坤 朱建国 王余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171460;31071359);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编号:11KJA210003);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编号:CXLX12_0919)
作为光合作用的底物,大气二氧化碳(CO2)体积分数升高可促进水稻生长发育,但对稻米矿质元素体积分数的影响及其与栽培条件的关系尚不明确。2011年,利用中国稻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ree air CO2enrichment,FACE)系统平台,以敏感水稻...
关键词:汕优63 大气CO2浓度 FACE 矿质元素 氮肥 密度 
大气CO_2和O_3浓度升高对汕优63生长动态、物质生产和氮素吸收的影响被引量:7
《生态学报》2015年第24期8128-8138,共11页赵轶鹏 邵在胜 王云霞 宋琪玲 王余龙 杨连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1563,31171460,31071359);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重大基础研究项(11KJA210003);江苏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和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资助
大气二氧化碳(CO_2)和近地层臭氧(O_3)浓度升高将极大地改变作物的生长环境,进而影响作物包括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力。利用自然光气体熏蒸平台,设置室外对照(Ambient)、室内对照(CK,实时模拟室外环境)、高浓度CO_2(Ambient CO_2+200μmol...
关键词:汕优63 人工气候室 二氧化碳 臭氧 生长发育 
华中农业大学转基因抗虫水稻证书再次获批被引量:1
《农药市场信息》2015年第3期67-67,共1页郑庆伟 
据悉,由华中农业大学水稻团队研发的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和“Bt汕优63”,再次获得由农业部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该安全证书的有效期为5年,自2014年12月11日至2019年12月11日。
关键词:华中农业大学 抗虫水稻 安全证书 农业转基因生物 基区 汕优63 农业部 有效期 
一身泥土气 两袖稻花香——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谢华安
《种子世界》2014年第10期I0003-I0004,共2页王瑜 
1993年初春,闽北一个种子站门口挤满了购种农民,就在他们对新品种品长论短的时候,一位白发老农说:“什么新种?我就要‘汕优63’保险。已经种了十几年,哪个种子敢与它比?”面对农民的信任,面对接踵而至的荣誉,谢华安最大的愿望...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院士 杂交水稻 育种专家 泥土 花香 汕优63 新品种 农民 
苏皖水稻品种应用形势分析
《农技服务》2014年第7期255-256,共2页孟凡东 
一:水稻品种应用历史进程分析 1973年,袁隆平凭借在我国海南崖县发现的普通野生稻不育株,培育出了举世瞩目的杂交稻品种,为解决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三系杂交稻汕优63是典型代表,无论是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居...
关键词:品种应用 杂交水稻 三系杂交稻 苏皖 粮食安全问题 普通野生稻 进程分析 汕优63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