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说

作品数:138被引量:15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刘渡舟柯雪帆冯世纶陈亦人吴凤全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嘉兴市王店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中医药学报》《四川中医》《中医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成立大会剪影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年第23期F0004-F0004,共1页
关键词:分会 仲景学说 伤寒杂病说 内蒙古 剪影 自治区 民族自治地方 
求真务实 爱岗敬业——辽宁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郭晓东副教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2-,共1页宜远 黄秀 
郭晓东,男,1964年生,辽宁昌图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委员。1987年毕业于辽宁中医学院中医系,获医学学士学位;
关键词:辽宁 仲景学说 伤寒杂病说 
中日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第2期126-126,共1页
关键词:学术研讨会 仲景学说 伤寒杂病说 
浅论《伤寒论》之下法
《中医函授通讯》1992年第5期8-9,共2页陈宝明 
下法乃中医八法之一。凡具有通导大便荡涤实热、破淤逐水等作用的方法,称为下法,多用于里实证。《伤寒论》不但设立“辨可下不可下”等专篇。
关键词:伤寒杂病说 泻下 
试论《伤寒论》三阳病腑证被引量:1
《国医论坛》1992年第5期6-8,共3页颜乾麟 
将三阳病分为经证、腑证,是研究《伤寒论》的方法之一。这一方法既能把内容复杂的三阳病用经、腑两证归纳成纲,便于探讨其本质,又能更精确地指导辨证用药。为此,笔者作一肤浅讨论,供同道参考。 一、由来 查《伤寒论》三阳病篇,虽然多次...
关键词:伤寒杂病说 三阳病 腑证 
台湾对《伤寒论》若干问题的研究被引量:1
《国医论坛》1992年第5期4-6,共3页曾友长 
台湾中医界对张仲景《伤寒论》的研究,主要从理论探讨、临床应用、方药的现代药理研究等方面着手,有些不乏新颖见解。现将有关方面的内容分述如下。 一、对《伤寒论》六经的探讨 伤寒六经的实质是什么?历代医家有不同的见解。黄民德认为。
关键词:伤寒杂病说 研究 
论《伤寒论》研究重点的战略转移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年第5期30-34,共5页傅延龄 
关键词:研究方法 重点 伤寒杂病说 
《伤寒论》症状学研讨被引量:3
《国医论坛》1992年第5期1-3,共3页邱明义 
《伤寒论》症状学是《伤寒论》研究的重大课题。自金·成无已《伤寒明理论》问世后,研究此问题者,名辈迭出,代有发挥,使研究不断深化和发展,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今天,深入研究这一课题,对于发扬仲景辨证论治理论,弘扬仲景学说,仍具有...
关键词:伤寒杂病说 症状学 
浅谈《伤寒论》辨“小便利否”之意义
《四川中医》1992年第9期4-5,共2页余策群 
《伤寒论》中小便利否,有小便利、小便不利、小便难、小便数、小便少等.小便利否,反应了机体水液的输布、排泄,和津液之盛衰.因此,《伤寒论》将其作为诊察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现对此辨析如下.
关键词:伤寒杂病说 小便利否 
《伤寒论》吐利证治析微
《中医函授通讯》1992年第4期4-5,共2页李文学 
《伤寒论》对吐利证论述详尽,六经病皆有之,施治颇具特色。笔者谨就吐利证治予以剖析。一、太阳伤寒,殃及阳明致吐利太阳病以风寒袭表为主,见“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主要脉证,然“呕逆”症亦能兼见。因风寒之邪,既从肌表伤人,表现上...
关键词:伤寒杂病说 太阳 中医药疗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