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

作品数:3145被引量:5551H指数:3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连劭名岳洪彬王蕴智岳占伟孔德铭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州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铜器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商代青铜涡纹柱形饰的升腾象征
《美术大观》2025年第1期123-132,共10页罗英豪 
关于青铜器上“柱”的作用众说纷纭,通过整理前人对“柱”和涡纹的研究及考古出土和传世材料,推断“柱”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装饰,涡纹是一种具有神性、表现与神连接的神纹。本文结合“柱”与涡纹,从“柱”的形制和青铜礼器在祭祀中的作用...
关键词:青铜器 柱形饰 涡纹 升腾象征 
鸮卣——古代版“愤怒的小鸟”
《记者观察(上)》2025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鸮卣(xiāoyǒu),青铜器,高19.7厘米,宽12厘米,是3000多年前商代晚期青铜器的精品之作,1956年出土于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二郎坡村,现藏于山西博物院。鸮即为猫头鹰,古人称之为鸱鸮,并将其奉为圣鸟;卣是用来盛放美酒的容器,是商周时期用...
关键词:商代晚期 商周时期 四阿顶 鼓腹 雷纹 青铜器 猫头鹰 石楼县 
杜岭方鼎
《文史知识》2025年第1期1-1,F0002,共2页刘丁辉 
杜岭方鼎,1974年出土于郑州杜岭街商代铜器窖藏坑,并因而得名。该鼎形体厚重,通高87厘米,重64.25千克,现藏于河南博物院。与杜岭方鼎同时出土的还有另外一件形制相近、尺寸略大的方鼎,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根据大小重量,通常将中国国...
关键词:方鼎 国家博物馆 商代铜器 河南博物院 窖藏坑 
对称视角下的商周青铜器
《中国拍卖》2024年第9期62-68,共7页舒清运 
《国语·楚语上》“伍举论台美而楚殆篇”中有对美的论述:“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小大、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这是文献记载最早的关于美的阐述。这种美学思想,在商周青铜器的对称现象中,恰巧可以找到对应。铭文中的对称之美商代晚...
关键词:商周青铜器 商代晚期 青铜器铭文 美学思想 对称 文献记载 视角下 
从馆藏吕梁地区出土青铜器看商周时期的青铜文化
《收藏与投资》2024年第9期22-24,共3页肖卫华 
20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吕梁各地发掘了大量青铜器,为研究该地区青铜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本文以吕梁市汉画像石博物馆收藏的商代晚期和战国时期青铜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两个时期吕梁地区青铜器的特点,探讨了其青铜文化...
关键词:吕梁地区 青铜器 商代晚期 战国时期 
陕西城固桔园镇小北村发现商代青铜器
《文博》2024年第4期9-11,F0002,共4页张丽(绘图/执笔) 余娟(绘图/执笔) 陈旭 
2020年5月,陕西省城固县桔园镇居民在位于湑水河西岸二阶地的小北村,发现埋于一个坑内的10件青铜器。器物年代不晚于商晚期,应为城洋铜器群的组成部分。该发现不但丰富了城洋青铜器的内容,也为追溯其来源和文化归属及探讨相关问题,提供...
关键词:城固小北村 城洋青铜器 商代晚期 
数实融合 链接古今——“安阳:古代中国之王城”纪念展
《美成在久》2024年第4期6-20,共15页卫其志 胡玙璠(翻译) 常淑敏(翻译) 
作为中国考古学发源地、中国最早文献的发现地的安阳,拥有丰富多元的物质遗存,然而却从未成为美国展览的主题。弗利尔美术馆创造性地以其与安阳早期考古的关系及其在国际艺术市场上获得的晚商文物,加之实验室对商代青铜器研究的新成果,...
关键词:弗利尔美术馆 中国考古学 早期文明 王城 商文明 物质遗存 晚商 商代青铜器 
石头记:孕育大理石中的精灵
《美成在久》2024年第4期36-45,共10页吴晓筠 
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大量商代晚期青铜器、玉器让世人惊异于一个绚烂、迷醉的遥远文明。然而另一类数量稀少、相对沉寂的大理石雕作品,它们的重要性虽被认可,却鲜少受到关注。本文介绍出土于河南安阳西北冈1001号商王大墓的几件大理石动物...
关键词:商代晚期 商王 河南安阳 大理石 石头记 青铜器 独特性 
“马危”人的折肩尊 畅饮还是养生?
《中华遗产》2024年第7期140-145,共6页肃郊 
殷墟大司空村遗址M303,出土了带有“马危”族氏铭文的青铜器,这一罕见的商代族氏,让人看到了商人生活的新面貌。而覆盖着神秘植物的青铜折肩尊,又为探寻商代民俗礼仪、医疗文化提供了新的突破口。
关键词:大司空村 族氏铭文 殷墟 青铜器 M30 商代 新面貌 
山西平陆前庄遗址出土两件青铜器及其X射线探伤检测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2期53-59,共7页陆晶晶 
文章通过对山西省平陆前庄遗址出土早商青铜遗物中的1件圆鼎和1件罍进行近距离的实物观察与X射线探伤检测,发现两件铜器均为浑铸成形,铸型上突出使用了金属芯撑辅助成形工艺和设置腹足范芯工艺;纹饰制作上主要有范作、契刻边框后刮壁减...
关键词:商代 平陆前庄遗址 青铜器铸造 X射线探伤 垫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