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剥蚀量

作品数:22被引量:254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吴智平纪友亮周祖翼胡光明郭彤楼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同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地球物理学进展》《内蒙古石油化工》《地球科学进展》《地质与勘探》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米兰科维奇旋回定量恢复碳酸盐岩地层剥蚀量:以塔里木盆地轮南古隆起奥陶系为例
《地球科学》2023年第8期2933-2946,共14页马德波 王媛 陈秀艳 王珊 杨敏 杜德道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十四五”专项“海相碳酸盐岩致密储层成藏机理、富集规律与勘探评价技术研究”(No.2021DJ0504);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新区新领域综合地质研究与风险目标评价”(No.2022KT0406)。
剥蚀量定量恢复对盆地构造研究意义重大.以塔里木盆地轮南古隆起奥陶系一间房-鹰山组为例,通过钍钾比(Th/K)曲线的米兰科维奇旋回分析定量恢复碳酸盐岩地层剥蚀量,取得3项认识:(1)一间房-鹰山组米兰科维奇旋回特征清晰,较长偏心率周期(4...
关键词:剥蚀量恢复 米兰科维奇旋回分析 塔里木盆地 古构造复原 碳酸盐岩 构造地质 
阜阳地区石炭-三叠系剥蚀量恢复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7年第7期38-41,共4页杨鹏举 
阜阳地区自晚三叠世以来不断抬升,地层遭受剥蚀,但其地层剥蚀量问题一直未能解决,制约了区域油气资源的评价,本文根据钻井资料、地震资料,应用声波时差法、镜质体反射率法和构造剖面法恢复了石炭-三叠系地层剥蚀量。其中声波时差法计算...
关键词:声波时差法 镜质体反射率法 构造剖面法 地层剥蚀量 阜阳地区 
声波时差法计算地层剥蚀量问题的斧正被引量:5
《复杂油气藏》2015年第2期1-6,56,共7页刘玉瑞 
针对国内学者用声波时差法计算地层剥蚀量存在的种种问题,从Magara法原理入手,通过公式推演和定量测算分析,认为有学者提出的用新沉积地层的压力与剥蚀地层在相同点的压力大小比较作为判别是否适用Magara法,其观点虽然合理,但实际这样...
关键词:地层剥蚀 厚度恢复 声波时差法 扩展条件 问题斧正 苏北盆地 
沁水盆地地层剥蚀量研究被引量:10
《地质与勘探》2014年第1期114-121,共8页林玉祥 刘虎 郭凤霞 闫晓霞 韩继雷 钱铮 刘建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172108);国家油气专项十二五课题(编号:2011ZX05033-04;2011ZX05004-01);中国石油科研攻关项目(编号:2011A-0203)资助
沁水盆地自晚三叠世以来不断抬升,遭受了多次剥蚀,但其累积剥蚀量一直悬而未决,不利于盆地模拟和资源评价。本文在沁水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史、热演化史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野外露头和钻井资料,以镜质体反射率反演方法为主,辅以声波时差法...
关键词:地层剥蚀量 定量分析 构造演化史 热演化史 沁水盆地 
磷灰石裂变径迹及(U-Th)/He分析技术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被引量:9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年第4期1648-1654,共7页李宗星 赵平 孙占学 
磷灰石裂变径迹及(U-Th)/He定年体系是近年来用于基础地质研究的一项新技术.该定年体系能有效恢复沉积盆地热历史,计算地层剥蚀量,推测盆地内热液活动的时间、温度以及时间与温度间的关系等信息,为油气勘探工作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磷灰石裂变径迹及(U-Th)/He定年体系 热历史 地层剥蚀量 热液活动 
地层剥蚀量恢复方法浅述被引量:3
《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第18期15-17,共3页田艳丽 李相坤 段显超 
剥蚀厚度恢复是盆地定量分析和油气资源定量评价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压实恢复的基本前提,是进行古地貌恢复的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目前地层剥蚀量恢复的主要方法及各自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并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分成了5类,对初涉及该领...
关键词:剥蚀恢复 原理与方法 优缺点 
根据地震资料恢复勘探新区地层剥蚀量被引量:9
《新疆石油地质》2009年第1期103-105,共3页梁全胜 刘震 何小胡 韩军 
考虑到剥蚀面同时也为层序界面,在传统地层趋势法的基础上,引入了层序地层学观点,从认识剥蚀面的形态、剥蚀范围及剥蚀厚度计算三个方面对传统的地层趋势法进行了完善,提出了层序地层及地层趋势综合分析法,并将该方法在准噶尔盆地东部...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 剥蚀 地层 层序 地震 
R_o差值法恢复地层剥蚀量的不合理性被引量:10
《天然气工业》2006年第5期21-23,共3页佟彦明 吴冲龙 
Dow(1977)利用不整合面处上下构造层Ro的差值来估算地层剥蚀量的方法,在国内仍有广泛的应用。求取了实例剖面中两构造层的最高古地温和古地温梯度,发现该方法从多方面都表现出不合理性。该方法的结果不能解释该剖面下构造层实际的Ro值...
关键词:不整合面 剥蚀量 Ro差值法 不合理性 新方法 
渤海湾地区中生代地层剥蚀量及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被引量:35
《地质学报》2006年第3期351-358,共8页纪友亮 胡光明 黄建军 吴智平 
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G1999043304)资助成果
本文首先利用地震层速度法、镜质组反射率法、声波时差法、地质外推法、磷灰石裂变径迹法等确定渤海湾盆地区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的剥蚀量,恢复了其原始地层厚度,分析了中生代不同时期地层的分布状态,盆地性质和展部特点。认...
关键词:磷灰石 裂变径迹长度分布 数值模拟 剥蚀量 渤海湾盆地 叠合单元 
地层剥蚀量恢复方法浅述被引量:11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4期6-11,共6页王敏芳 焦养泉 黄传炎 
恢复地层剥蚀厚度是定量研究盆地演化史和进行油气资源定量评价的重要基础工作。由于传统剥蚀量恢复方法具有局限性,因此新兴起了许多新的地层剥蚀量恢复方法,如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法、沉积波动过程分析法、流体包裹体法和宇宙成因核素...
关键词:剥蚀量 沉积 剥蚀速度 地质剥蚀量恢复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