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

作品数:839被引量:817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朱绍侯胡义成张庆勇张金光王绍东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苏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史哲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论秦自商鞅变法后的农村公社残余问题被引量:9
《文史哲》1990年第1期3-12,共10页张金光 
商鞅变法后,秦村社残余势力尚强:秦乡村聚落内仍存在着共同的经济联系;乡村存有政社合一职能的残余;邑里村落内存在着共同社会经济生活;村社贵族残余势力依然存在。
关键词:村社 商鞅变法 乡村聚落 吕氏春秋 厩苑律 乡官 十二纪 田律 渊源关系 社会经济 
秦自商鞅变法后的租赋徭役制度被引量:33
《文史哲》1983年第1期20-27,共8页张金光 
一租秦征收租赋的标准是什么?杜佑、马端临皆言“舍地而税人”。有的同志认为秦“田租的征收办法,是以一户(五口之家)有田百亩的假设,而按人户征收的”。其实,秦的赋税制度是既“税人”而又未尝“舍地”。一部分按人户征收,若户赋之类...
关键词:商鞅变法 徭役制度 秦律 赋税制度 田租 马端临 秦人 土地国有制 董仲舒 史记 
汉代的户籍和上计制度被引量:11
《文史哲》1978年第3期17-25,46,共10页韩连琪 
一汉代的户籍制度,是上承秦制。秦代户籍的建立是开始于秦献公五年,“初为户籍,相伍。”到秦孝公用商鞅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井田制彻底废除,以户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形成后,为了重耕战,富国强兵,对人民严格地进行了什伍...
关键词:户籍制度 上计制度 后汉书 郡国 井田制 小农经济 商鞅变法 汉武帝 阶级矛盾 居延汉简 
商鞅法治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评梁效《论商鞅》被引量:2
《文史哲》1977年第3期82-88,共7页葛懋春 
商鞅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在秦国实行变法前后达廿年之久。他的法治理论和实践,在中国古代史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根据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的原则,对商鞅变法进行马克思主义的评价,给予一定的历...
关键词:地主阶级 商鞅变法 中国古代史 劳动人民 奴隶主贵族 阶级局限性 战国时期 盗贼 政治家 史学界 
《商君书·更法》注译被引量:1
《文史哲》1974年第4期49-52,共4页
更法就是变法。这篇文章以对话的形式,生动地记录了秦国变法前夕,商鞅同甘龙、杜挚在要不要变法的问题上进行的一次大论战。这次论战实质上是新兴地主阶级同没落奴隶主阶级之间的一次政治斗争。商鞅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上,严厉批驳...
关键词:地主阶级 历史潮流 历史作用 商鞅变法 政治斗争 注译 政治主张 劳动人民 儒家 战国策 
关于“中国历史纲要”处理“商鞅变法”问题之我见
《文史哲》1955年第3期26-26,共1页罗祖基 
童书业老师认为尚钺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纲要”中过分地强调商鞅变法的作用;我却认为“中国历史纲要”对商鞅变法强调得尚嫌不够,其理由如下: 1、书中并没有把商鞅变法放在历史发展必然性的地位上看待,虽然书中也曾指出变法是“在当时...
关键词:商鞅变法 中国历史 中原地区 奴隶制 社会经济 井田制度 经济原因 秦汉 氏族制度 历史发展必然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