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运动功能恢复

作品数:97被引量:775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张通金玲赵军刘丽旭顾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青岛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绍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体感诱发电位联合血清学指标对AIS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25年第2期98-103,共6页仝霖 万万 罗辉 孙贇 
上海市普陀区卫生健康系统科技创新项目(ptkwws202215)。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联合血清学指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在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接受药物干预和标准化康复治疗的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急性期接受常...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体感诱发电位 S-100Β Fugl-Meyer评定法 改良Rankin评分 
间歇性θ爆发式刺激在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恢复中的有效性研究: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5年第1期16-21,共6页陈松斌 黎晓彤 杨文清 陈文瑜 李海 
深圳市科技计划(JCYJ20210324134401004);深圳市医学研究专项资金(C2401028);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A2023367);广州市卫生健康科技一般引导项目(20251A011002)。
目的探讨间歇性θ爆发式刺激(Intermittent Theta-Burst Stimulation,iTBS)对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具体影响。方法本研究为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在2023年1月—2024年7月期间,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筛选并纳入了50例...
关键词:间歇性θ爆发式刺激 中风 运动功能 功能独立性 缺血性1 
功能性电刺激系统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临床医学工程》2025年第2期157-160,共4页董文华 许晶 蔡妍 
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2-2-174)。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系统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40例脑卒中伴上肢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此外试验组给予上肢功...
关键词:脑卒中 功能性电刺激 上肢运动功能 
镜像疗法结合节律性听觉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中国康复》2025年第2期83-88,共6页施伯瀚 马书杰 任宁娜 唐燕甫 徐倩 王萍 朱薇嘉 朱燕 
上海市宝山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21-E-65);上海市宝山区医学重点专科及(A类)特色品牌建设项目(BSZK-2023-A17)。
目的:探讨镜像疗法结合节律性听觉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1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各27例):常规康复组、镜像疗法组及联合组。每位患者均接受常规干预及康复治疗,镜像疗法组增加镜像疗法的干预...
关键词:镜像疗法 节律性听觉刺激 脑卒中 表面肌电图 上肢功能 
基于神经可塑性的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5年第2期065-068,共4页樊文通 游勇 
探讨基于神经可塑性的作业疗法在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某院接受康复治疗的76例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和对比组,各38例。参考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对比组在...
关键词:神经可塑性 脑卒中 作业疗法 上肢运动功能 神经网络 
靳三针联合任务导向性动作观察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针灸临床杂志》2025年第1期17-22,共6页赵大钦 朱宗俊 肖洪波 占佳豪 李群威 宁雪婷 
安徽省2020年度中央财政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编号:皖卫中医药发﹝2020﹞5号。
目的:探讨靳三针同步联合以任务导向性训练(TOT)为基础的动作观察疗法(AOT)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就诊于本院针灸康复一科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OT(T...
关键词:脑卒中 上肢 运动功能 靳三针 动作观察疗法 任务导向性训练 
电子生物反馈技术联合康复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
《福建医药杂志》2025年第1期64-67,共4页王宏秀 刘美丁 苏锦兰 陈舜喜 
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项目(福建省创伤骨科急救与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项目编号2020Y2014)。
目的观察电子生物反馈技术与康复功能训练联合应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福建省某公立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首次发病脑卒中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电子生物反馈技术...
关键词:电子生物反馈 功能训练 脑卒中 偏瘫 
间歇性theta节律刺激联合电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江苏医药》2024年第11期1107-1110,1115,共5页仰唯栋 谢晶军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024ZL1027);湖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2GY16)。
目的 探讨间歇性theta节律刺激(iTBS)联合电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在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基础上,脑卒中偏瘫患者79例分为iTBS治疗(A)组20例、电针治疗(B)组19例、iTBS联合电针治疗(D)组20例及对照...
关键词:间歇性theta节律刺激 电针 脑卒中 偏瘫 上肢运动功能 
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4年第9期773-776,F0002,共5页于娟 周纯 许健 张其乐 黄秀清 
浙江省市县级科技计划项目(2021041)。
目的 分析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障碍的影响因素,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1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后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分为未改善组(n=82)和改善组(n=128)。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采用logisti...
关键词: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 影响因素 Nomogram预测模型 
上肢康复机器人治疗对脑瘫痉挛型偏瘫患儿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康复》2024年第5期269-273,共5页刘前进 李思佳 胡晓诗 冯天扬 冯阿美 李晓松 张燕庆 张通 
目的:观察上肢康复机器人治疗对脑瘫痉挛型偏瘫患儿患侧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探索机器人康复训练能否替代人工训练。方法:将脑瘫痉挛型偏瘫患儿4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4),对照组每天进行常规康复训练2次;...
关键词:脑瘫 机器人 痉挛型偏瘫 上肢 康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