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犯

作品数:7407被引量:5673H指数:2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康树华姚建龙皮艺军邹泓张宝义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制与社会(旬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社工介入青少年犯罪矫正模式的分析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年第18期128-129,共2页王顺梅 
2019年度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批准号:19YB150
社会在不断进步与发展,青少年犯罪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目前矫治青少年犯罪并不只局限于专业的司法机构人员,社会工作介入不断壮大了矫治青少年犯罪的队伍,因此本文主要对社工介入青少年犯罪的矫正模式进行了研究,希望能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社工介入 青少年犯罪 矫正模式 
青少年犯罪预防对策研究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年第7期224-225,共2页车金汗 
青少年的犯罪预防问题是在学校与家庭教育的过程中都应该解决的问题。因此在针对青少年的犯罪预防方面,要抓住学校与家庭等关键着力点,帮助青少年正确的看待犯罪这一种行为,树立远离犯罪的价值理念,进一步强化青少年的法律意识,都是当...
关键词:青少年 犯罪 预防 
恶意补足年龄规则对我国低龄青少年犯罪问题适用的合理性之讨论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年第3期215-216,共2页罗宇轩 胡译丹 
2019年10月发生的一起大连13周岁男孩杀死10岁女孩的案件,因该男孩没有到达刑事责任年龄而未受到刑事处罚,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强烈愤慨。近些年来,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的问题已经开始逐步增多,同时伴随着暴力化,恶性化的特点。随着当前低...
关键词:恶意补足年龄 青少年犯罪 刑事责任年龄 
法律教育对青少年行为的影响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年第35期124-128,共5页张艾桐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申言之,中国当代青少年健康成长,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一代人,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青少年阶段是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重要阶段,其在性格、心理或行为模式上极...
关键词:法律教育 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行为 
论我国青少年缓刑犯受高等教育权利的法律保护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年第28期55-56,共2页陈光光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被判缓刑的人员数量不断增加,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缓刑人员需要依法执行社区矫正,缓刑犯在矫正期间的正常生活、学习与工作不应受到影响。然而,某些省份地方教育部门颁布的部门规章却规定'正在服刑'人员不得报名参...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 缓刑犯 社区矫正 受教育权 
由少年弑母案看青少年犯罪原因与预防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年第27期49-50,共2页赵旭俊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近年来,青少年犯罪趋势日趋低龄化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四个方面分析未成年人犯罪背后的成因,并提出相关预防措施。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 影响因素 预防措施 
浅谈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研究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年第21期218-219,共2页吕美怡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青少年犯罪率也逐渐提高,不但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也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从社会、学习、家庭、自身等方面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并从各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希望能对青少年犯罪...
关键词:青少年 犯罪 原因分析 
青少年犯罪成因分析被引量:2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年第10期147-147,209,共2页熊予晴 
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严重,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振兴,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刻不容缓。青少年犯罪是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要有效对青少年犯罪进行预防,必须探究其成因。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 犯罪预防 犯罪心理 
社会学视阈下少年犯罪与认知关系的探析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8年第30期145-146,共2页郭秋娟 
2018河南警察学院一般项目"风险社会下新型警民关系研究"(HNJY-2018-19)的阶段性成果
少年错误认知模式的构建会导致其不良行为的发生,并且这种认知模式会以图式的方式储存在个体的记忆库里,在少年社会化的过程中会随时被提取出来从而导致越轨和犯罪行为的发生。对于少年来说,个体对所面临的错误认知是其犯罪行为产生的...
关键词:社会学 少年犯罪 认知 
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环境的视角被引量:4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8年第29期247-248,共2页孙丽伟 高志强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安徽省省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2014jxtd081);安徽省司法厅委托项目(KY201304)
为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调查了安徽两所监狱的150名青少年服刑人员。结果:青少年服刑人员的原生家庭结构、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环境均与普通青少年有差别。启示:家庭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影响因素,改善父母教养...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 父母教养方式 家庭环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