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本位

作品数:926被引量:3994H指数:2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文军甘强邓峰张楚廷徐孟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制与社会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社会本位立法理论
《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31期18-19,共2页张志芳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立法指导理论,按照胡汉民先生的观点,是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理论指导下提出的"社会本位",它与"个人本位"相对应。"社会本位"的立法理论,在胡汉民等立法者看来,与国家本位、民族本位含义相近。
关键词:南京 国民政府时期 社会 立法理论 指导理论 胡汉民 三民主义 民族本位 国家本位 个人本位 立法者 中山 观点 
社会法性质的法理学浅析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12期24-,78,共2页张鹏菲 
社会法是"公法私法化"或"私法公法化"的兼公法与私法的第三法域。社会法是以社会利益为本位,作为社会政策和公共场所政策的法律,它主要强调对社会公益,社会公平,社会安全等社会发展目标的追求,对弱势群体和公共利益的保护。同时,进行社...
关键词:社会法 公法私法化 私法公法化 第三法域 社会本位 
自由还是秩序——从价值分析的方法评《罪刑法定主义的价值诉求》
《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11期45-46,共2页黄耀威 
本文结合《罪行法定主义的价值诉求》一文,通过对形式、实质意义上的罪行法定的价值诉求的表达,抽象出其中蕴涵的自由和秩序这两大价值目标,运用价值分析的方法对二者的内涵作了浅显易懂的揭示,并最终论证了二者统一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关键词:自由 秩序 个人本位 社会本位 
论人权保护下犯罪化模式的选择
《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3期748-749,共2页谢曼娜 
本文通过列举世界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两种犯罪化模式,阐述人权保护视野下犯罪化模式合理选择及所应防止倾向,并由此反思我国犯罪化模式现状,提出对其进行人文主义改革的初步构想。
关键词:人权保护 犯罪化模式 个人本位 社会本位 
论格式条款的法律分析——以经济法理念为归宿的理由
《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2期235-236,共2页张磊 陈亮 
格式条款广泛存在,是合同法中的重要内容。格式条款是一把双刃剑,存在有益的一面,但引起的问题也非常严重。对格式条款的法律分析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前提,因此,对其进行法律分析就显的非常重要。传统的私法学说在分析格式条款时,已经显得...
关键词:格式条款 契约自由 社会本位 实质公平 
试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法制与社会》2006年第23期32-,共1页周慧明 
本文从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出发,提出了经济法的三大基本原则,并通过对三大基本原则涵义、内在关系的阐述,说明它们是符合法律基本原则的评判标准的。并以此完善经济法体系,有助于经济法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以市场规律为基础 社会本位 可持续发展 
经济法社会本位价值的几点思考
《法制与社会》2006年第21期24-25,共2页陈亮 丁圣伟 
法律存在多种价值。这些价值与法律的本位观存在密切的联系。法的价值是有序的。众多的价值存在层次的差别,而在某一部门法中处于高层次的价值所反映的正是该部门法的本位观。经济法是社会本位法,这种本位观也是价值层次的具体体现。经...
关键词:法的价值 个体本位 社会本位 价值层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