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法域

作品数:37被引量:319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董保华余少祥朱时敏陈爱蓓郑少华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政法论坛》《南京大学法律评论》《中外法学》《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社会法界定的理论反思与范式重建被引量:1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181-192,243,共13页余少祥 
作为七大法律部门之一和法学之下重要的二级学科,我国学界在社会法的界定和理论范式上迄今没有形成基本的共识,仅仅对社会法的定义就有数十种之多。导致社会法研究陷入混乱、学者各说各话的根本原因是,部分学者将社会法理论混同为法理...
关键词:社会法 第三法域 部门法 社会学法学 生活安全 
社会法学的法域、核心范畴及范畴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1期118-119,共2页钱叶芳 
国外的法律社会化的过程是在自由市场经济走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以及在公法、私法分立的传统二元框架的基础上,通过私法社会化、公法社会化和第三法域形成而逐步建构三元框架的过程。而我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公法基础上,与市...
关键词:社会法学 第三法域 计划经济体制 自由市场经济 过程同步 社会化的过程 私法关系 行政垄断 
社会法、第三法域与现代社会法——从基尔克、辛茨海默、拉德布鲁赫到《社会法典》被引量:24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37-52,共16页沈建峰 
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用工自主、企业秩序和劳动者保护”(项目号16YJA820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德国社会法理论是我国社会法理论的重要来源。19世纪后半叶,基尔克等人将社会法概念引入德国法中。基尔克以人的个体性和社会性为出发点,将法律分为个体法(Individualrecht)和社会法(Sozialrecht)。其社会法所要解决的是团体的法律地位...
关键词:社会法 基尔克 辛茨海默 拉德布鲁赫 第三法域 
改革开放四十年劳动法与民法关系的理论演变——基于对劳动法定位的学说梳理被引量:2
《私法》2019年第1期294-313,共20页战东升 胡瀚月 
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6CFX063);2018年西南政法大学学生科研创新项目(2018XZXS-065)
劳动法与民法的关系是劳动法学和民法学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其不仅关涉到当下民法典编纂中具体立法模式的选择问题,也影响到司法实践中民法规则能否在劳动法中适用的问题。通过学说梳理发现,在我国劳动法与民法关系理论的演进过程中,'...
关键词:劳动法 民法 社会法 第三法域 
论公共管制权——构成社会法核心范畴的新型国家权力被引量:15
《法学》2018年第4期83-96,共14页钱叶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公共劳动管制法律问题的系统化研究"(15YJA82002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创新中国特色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研究"(15ZDA049)的成果之一
现代国家干预从立法权干预开始,随后发展为管制权干预,并从微观规制演化至宏观调节。公共管制权具有历史的动态的正当性,并获得了多学科的理论支撑公共管制权的演变打破了传统公法与私法的二元法律结构,构成了第三法域社会法的核心范畴...
关键词:公共管制权 新型国家权力 第三法域独立管制机构 国家职能分离 
试论社会法的体系建构——以“第三法域”的观点为视角被引量:1
《法制与经济》2018年第4期65-66,共2页王鹏 温瑞 
对于社会法的体系建构在我国学术界多有争论,进而产生了不同的学说体系,产生这些分歧的根源主要在于定位分析的差异,即社会法究竟是独立的法律部门,还是新兴法域?文章以此为起点进行求证分析,梳理了有关学说,对其进行详细分析,以期对社...
关键词:社会法 第三法域 定位 体系建构 
贫瘠的突围——《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读后
《民间法》2016年第1期420-431,共12页多杰昂秀 赵康仪 
'赔命价'习惯法的研究缘起于作为一种民间法律现象的特殊性,在依附于学界对法的认识问题上提出的多对概念范型的背景之下,其探讨展开了法理学和刑法学等领域的'公共空间'。《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一书从谱系学意义上考察了'赔命价'...
关键词:赔命价 第三法域 
慈善法的性质及其基本教学范畴被引量:1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6年第2期180-195,共16页赵廉慧 
慈善法作为一门崭新的法学学科,其性质和基本教学研究范畴亟须界定。本文探讨了慈善法的非政府性(非公法)、非私法性和非营利性三个基本属性,初步厘清慈善法的边界和基本原理,论证其作为社会法这一第三法域之重要法律部门的基本定位,而...
关键词:慈善法 非营利性 第三法域 民间性 
社会法“法域”定位的偏失与理性回归被引量:23
《政法论坛》2015年第6期30-42,共13页余少祥 
将社会法视为与公法和私法并列的"第三法域"是当前流行的思想理论学说之一,是误读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结果。社会法不应定位为"法域",社会法与社会问题、社会权和社会安全也不是一一对应关系。社会利益本位论是不成立的,社会利益...
关键词:社会法 第三法域 法部门 
论中国经济法体系中社会法的抽离被引量:3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36-43,共8页段宏磊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法内容抽离经济法体系的发展历程是一个逐一的、渐进的、长时间的过程,这与民商法内容退出经济法体系时的同期的、快捷的、较短时间的过程相异。社会法抽离经济法体系的这一过程更从一个侧面论证了法律部门划分标准的...
关键词:经济法 社会法 第三法域 法律部门 调整对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