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必要

作品数:2292被引量:1244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陈振羽王虎林卫兴华朱沁夫丛松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经济问题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国内劳动价值论研究的新趋势被引量:4
《中国经济问题》2019年第3期3-13,共11页魏峰 
新世纪以来,国内劳动价值论研究的进展体现在三个方面,构成了劳动价值论研究的新趋势:第一是继续发展了"成正比理论",并把"成正比"与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相结合,进一步拓展了"成正比理论"的研究领域;第二是冯金华提出的可用于描述第二种...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 新趋势 成正比理论 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 价值转形 
评《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源》
《中国经济问题》1988年第1期65-66,共2页沈泉水 
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源》一书,是厦门大学经济系副教授陈振羽同志积累二十多年教学与科研成果的力作。其中许多篇在出版前曾在《中国经济问题》、《经济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获得过专...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研究 参考价值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中国经济问题 商品价值 科研成果 来源 
动态资源配置理论——价值规律作用过程和形式的重新认识
《中国经济问题》1987年第5期1-7,共7页翁君奕 
一、价值中心说:马克思主义资源配置理论形成的障碍(1.1)一个完整的经济学体系应有资源配置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没有自己的资源配置理论?我认为有,但不完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著作中的许多地方都谈及了有关资源配置问题。他们...
关键词:价值规律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配置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资源配置 价值中心 资源最优配置 商品经济 价格信息 作用过程 
《资本论》中的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思想被引量:1
《中国经济问题》1987年第5期35-39,共5页张国平 
一提到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人们往往会自然想到凯恩斯及其后来的追随者,似乎由他们最先提出。且不说,他们的理论尚有偏颇,仅就认为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问题是他们首先提出而言,有失正确。笔者认为,《资本论》才是近代社会最早提...
关键词:社会总需求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总供给 资本论 马克思 商品价值量 社会需要 个别劳动时间 单个商品 前提条件 
对政治经济学教材中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商榷被引量:1
《中国经济问题》1987年第3期28-34,共7页卫兴华 
在流行的一些政治经济学教材中,我以为有些表述得不准确或失真的基本理论,互相传袭着。蒋学模同志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材》是国内公认为最好最有影响的教材之一,也不能全免这种情况。在这里,我从一些教材中选出几个带有普遍性的基本理...
关键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 教材 基本理论问题 马克思 生产资料 社会需要 劳动价值论 商品价值量 
商品社会价值决定的三个历史层次
《中国经济问题》1986年第3期33-37,共5页陈其林 
商品价值是人类劳动的凝结,这个本质规定对任何社会形态下的商品生产都是适用的,不变的。从低级阶段的商品生产到高级阶段的商品生产,都保持劳动决定价值的处女性,任何劳动之外的因素都不能掺杂进来。然而,就商品的社会价值决定而论。
关键词:社会价值 价值决定 商品生产者 生产价格 资本主义 历史层次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形态 商品社会 马克思 
价值规律并不要求价格与价值必须一致——学习《资本论》札记
《中国经济问题》1986年第3期38-40,共3页刘根科 
一些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都认为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至于现实经济生活中价格背离价值的状况,不过是商品交换过程中的暂时现象,并把价格背离价值的原因归咎于供求关系不平衡。这个观点很值得商榷。
关键词:价值规律 商品价格 商品价值量 供求关系 资本论 价格形式 生产价格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马克思 商品交换 
马克思对价值、价格与供求关系问题的分析——学习《资本论》笔记
《中国经济问题》1985年第4期34-38,共5页孙膺武 
价值与供求有无关系?有什么关系?价格与供求有关系,价格决定供求还是供求决定价格? 笔者认为,要理解需要、供给和价值、价格的关系,首先要了解需要供给的涵义,然后再进一步去分析供求和价值、价格的关系。以下,我们且先请看一看马克思...
关键词:马克思 市场价值 供求均衡 市场价格 供求关系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价值决定 价格决定 社会需要 供求平衡 
价值规律对按劳分配的作用
《中国经济问题》1985年第2期18-21,共4页蒋冠群 
一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就不能是直接的产品分配,必须通过交换这个中间环节,使商品转化为货币之后才进行的。按劳分配后,劳动者再用获得的货币工资购买个人所需的消费品。其图式为: 1、从投入劳动生产商品的第一个阶段,...
关键词:价值规律 按劳分配规律 劳动者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价值实现 个人消费品 等价交换 劳动效益 商品生产 商品转化 
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
《中国经济问题》1985年第2期39-42,共4页程礼泽 
关于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价值关系问题的争论,在经济学界持续多年,至今未息。我认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Ⅰ决定商品价值的观点符合马克思的愿意,必要劳动时间Ⅱ决定商品价值的观点离开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重犯了法国古典经济...
关键词: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价值实现 价值决定 商品价值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使用价值 价值量 生产部门 剩余价值 商品生产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