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用意识

作品数:25被引量:3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肖许华刘光明梁鹏黄小雄彭思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咸阳师范学院中国人民银行绥棱县支行更多>>
相关期刊:《西部大开发》《现代金融》《质量与市场》《求实》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建设信用陕西 让陕西人更诚信
《西部大开发》2017年第7期103-106,共4页张文波 
良好的社会信用是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改茧开放以来,由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导致社会信用意识淡薄,各类违法失信现象屡禁不止,不依法行政、司法不公等情况时有发生。这些不讲诚信、不守信用的行为...
关键词:社会信用意识 诚信 陕西 经济社会发展 健康持续发展 信用体系建设 社会管理成本 人民群众利益 
如何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被引量:1
《现代金融》2009年第7期48-48,共1页李志立 
一是开展社会诚信道德教育。在公民中大力提倡诚信守约的道德规范。积极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努力提高全社会信用意识和道德水准,用道德的感召和教化来推进社会信用的重建。二是加强征信体系建设。将企业和个人...
关键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诚信道德教育 社会信用意识 法律约束机制 社会信用制度 诚信企业 档案数据库 道德规范 
牡丹江金融诚信体系建设初探
《活力》2009年第03X期40-40,共1页郭宏儒 
为促进牡丹江市经济社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牡丹江提出金融强市的发展战略。努力打造牡丹江金融诚信体系建设,优化牡丹江市金融生态环境,逐步增强社会信用意识.是金融强市的重要内容。实行金融强市战略最首要的是要营造良好的金融环...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 诚信体系建设 牡丹江市 追赶型跨越式发展 社会信用意识 金融诚信 经济社会 金融环境 
北京大学2008年个人征信体系国际研讨会
《金融论坛》2008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要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这必将推动我国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加快建立有效的信用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强化全社会信用意识和诚信行为,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
关键词:个人征信体系 国际研讨会 北京大学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信用体系 个人征信系统 失信惩戒制度 社会信用意识 
诚信建设的民心工程——“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的启示
《质量与市场》2006年第3期24-25,共2页邝质文 
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是1995年底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8部门联合开展的。十年来,在各地各部门和商贸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范围逐步拓展,形式不断...
关键词:“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 民心工程 诚信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 社会信用意识 商贸企业 
贷记卡业务风险管理刍议
《现代金融》2005年第12期9-10,共2页夏军 
在发达国家,贷记卡业务是许多国际大银行的主要业务和主要利润来源。花旗银行的贷记卡业务收益就占其利润总额的1/3,美国运通公司的卡业务利润更占了其全部利润的七成。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信用意识的日益提高.以个人...
关键词:贷记卡业务 风险管理 银行卡业务 美国运通公司 社会信用意识 利润来源 发达国家 利润总额 业务收益 花旗银行 
建设社会信用意识的社会环境与氛围
《企业经济》2005年第11期24-25,共2页赖华林 付乐 
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要在全体公民中加强信用道德教育,增强信用意识。要逐步建立以法律为保障的完善的信用制度。要建立失信惩罚机制,加大惩治失信行为的力度。
关键词:大力增强 全社会 信用意识 
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金融和谐发展中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
《西安金融》2005年第8期93-94,共2页中国人民银行克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本文以西部欠发达的新疆克州地区金融机构撤并及信贷资金外流加快现象为切入点,分析了西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不佳是阻碍经济金融和谐发展的症结所在,进而提出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具体措施建议。
关键词:西部欠发达地区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经济发展 社会信用意识 监管模式 中国 
我国征信市场有效监管的思考被引量:2
《金融纵横》2005年第8期38-40,共3页任亚军 何其伟 
关键词:征信市场 有效监管 社会信用意识 市场监管工作 征信管理体系 市场监管体系 市场监督管理 征信体系 
培育社会信用意识与政府职能定位分析
《求实》2005年第3期50-53,共4页潘晓珍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BH10 2 4 0 9.
政府推动型市场经济改革的路径所造成的社会信用意识供给不足是造成目前我国社会信用意识缺失、社会信用严重恶化的根本原因。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政府必须承担起培育公众社会信用意识的职责。对此 ,必须合理定位政府...
关键词:社会信用 社会信用意识 政府职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