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戏剧

作品数:545被引量:35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杨敏王易萍胡铁龙钟璞刘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商洛学院湖南省图书馆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上海戏剧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时代,沪剧该往哪儿走?
《上海戏剧》2016年第7期4-7,共4页
沪剧被大家誉为上海的声音,在这一乡音当中印刻着上海的记忆。近年来,以《挑山女人》为代表的沪剧剧目,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跨越了剧种和地域,产生了全国性影响,整体上也在推动沪剧这个剧种的发展。
关键词:挑山 昆曲艺术 茅善玉 芦荡火种 地方戏剧 话剧加唱 京昆 音乐创作 《沙家浜》 戏剧活动 
曲剧新谱红楼梦 曲剧《黄叶红楼》研讨会侧记
《上海戏剧》2015年第11期36-37,共2页张梦怡 
北京曲剧较少来到上海,作为一个年纪较轻的地方戏剧种,怎样创作,怎样成长,也是同行业关注的话题。借由曲剧《黄叶红楼》上海之行,沪上各地方戏院团领导与沪上戏曲评论专家一起,畅谈体会,交流经验,期间主要围绕两个话题展开:小说《红楼...
关键词:黄叶 上海越剧院 地方戏剧 地方戏曲 戏曲评论 沪上 李莉 现代性 茅善玉 十年 
淮剧的生命力在于与民众息息相通被引量:1
《上海戏剧》2015年第8期36-39,共4页朱恒夫 
7月8日,上海淮剧传习所(上海淮剧团)联手上海戏剧杂志社举办了"上海淮剧的当代传承与发展"研讨会。当下,淮剧在上海的发展站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它将何去何从?专家们备抒己见,献计献策。其中也不乏意见的分歧和争鸣。本刊将以"十...
关键词:上海淮剧团 传习所 上海戏剧 悲调 僮子戏 奇婚记 地方戏剧 筱文艳 下河调 神书 
高庆奎传(五)
《上海戏剧》2015年第5期38-40,共3页李舒 余久久 
随梅赴日,大放异彩 有一个成语叫“厚积薄发”,用在高庆奎身上,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在长达十多年的学习和积累之后,高庆奎逐渐从扫边老生,
关键词:戏剧艺术 表演艺术 演员 高庆奎 地方戏剧 
那一声亲切的“阿史头”
《上海戏剧》2012年第4期13-14,共2页史济华 
十多年来,我每次从香港返回上海,回到家放了行李,随即到隔壁新康花园看望袁院长(我一直这样称呼她,因为她是我心目中真正的院长)。我按了门铃,"是阿史头呀!"几乎每次都是她亲自下楼开门,我走时又一定要送我下楼,站在门口目送我离开...
关键词:戏剧艺术 表演艺术 上海 地方戏剧 "阿史头" 
一句话,发人深思
《上海戏剧》2012年第4期17-18,共2页姚昉 
袁雪芬老师曾有句话,时时在我耳畔回响:"袁雪芬是要死的,但越剧不能死啊!只要我还能为它做一点事,哪怕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怎么能够不做呢?"
关键词:戏剧艺术 上海 地方戏剧 袁雪芬 
只一点痴念而已 话剧《步步惊心》
《上海戏剧》2012年第3期24-24,I0001,共2页木叶 
这是若曦给胤稹的最后一封信,写于弥留恹恹之际。当戏的最后,四爷颤微微地手捧此信,戏中人陆续走上舞台道出信中词,人生如梦的悲凉之感渲染满台。现如今,我又原封引用来,只因这戏里头纠结的情爱痴缠皆由此信-道出,戏里种种皆堆...
关键词:戏剧艺术 表演艺术 地方戏剧 上海 
一出“彩排”中的戏 话剧《怎么可能?!》
《上海戏剧》2012年第3期29-29,共1页浅草 
看完《怎么可能?!》这出戏,你的脑袋里真就会蹦出一个大大的问号和惊叹号,然后大呼“怎么可能”。这个在剧中始终未被提及的剧名,原来是被埋伏在了观剧后,好一个深藏不露的“十面埋伏”。
关键词:戏剧艺术 表演艺术 地方戏剧 上海 
面如玉心如狼 貌不扬心却正 川剧《乔老爷奇遇》中的一段唱
《上海戏剧》2010年第10期32-33,共2页闻立言 
这是川剧《乔老爷奇遇》中蓝秀英的一段唱。“乔老爷”故事讲的是穷书生乔溪,路过湖山这一地方,上岸到观音寺游览,遇见蓝天官女儿秀英,
关键词:川剧 《乔老爷奇遇》 戏剧艺术 地方戏剧艺术 
《沪剧研究与欣赏》一书日前出版发行
《上海戏剧》2005年第2期47-47,共1页
一本以最具海派文化特色的沪剧艺术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沪剧研究与欣赏》日前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即将在上海书城和全市主要书店公开发行。这本书的出版受到本市戏剧界人士的重视和关注。一些专家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该书...
关键词:开拓作用 上海书城 出版发行 书店 出版社 欣赏 特色 沪剧 面具 地方戏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