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文艳

作品数:74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戏剧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京剧》《上海艺术评论》《世纪》《视听界》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淮剧的元神 《筱文艳演出剧目选集》《筱文艳唱腔曲谱选集》序被引量:1
《中国戏剧》2022年第10期19-22,共4页罗怀臻 
筱文艳,原名张士勤,江苏淮安车桥人,1922年2月28日出生,2013年9月19日辞世,享年91岁。2022年是筱文艳的百年诞辰,上海淮剧团将举办系列活动纪念她,包括编辑出版《筱文艳演出剧目选集》《筱文艳唱腔曲谱选集》。我出生在江苏淮阴,与筱文...
关键词:上海淮剧团 演出剧目 筱文艳 淮剧 百年诞辰 江苏淮阴 江苏淮安 淮安县 
从筱文艳的[自由调]谈淮剧音乐文化的审美传承 缅怀淮剧[自由调]创始者筱文艳
《上海戏剧》2022年第4期20-22,共3页张铨 
在淮剧发展史上,由多个单牌体曲牌混合所构建而成的声腔体系中,[自由调]声腔是最具活力和最为强势的一支。[自由调]是当代淮剧艺术大家筱文艳的奠基之作。回观这置身于历史行进中的[自由调],原本就富有浓郁楚地文化的纯朴古风,饱含清雅...
关键词:筱文艳 淮剧艺术 音乐特质 声腔体系 情感共鸣 美的特征 创始者 艺术风格 
创新与回归之间的上海淮剧——从《党的女儿》到《寒梅》
《上海艺术评论》2021年第6期66-67,共2页魏睿 
在全国戏曲院团用新创剧目向建党百年献礼的年份,上海淮剧团重新创作打磨30年前的剧目《寒梅》,可见其审慎的态度,打造经典作品的愿望,文本构思亦能引发共鸣。1991年上演的淮剧《寒梅》最初版本由施燕萍主演,脱胎于1958年改编自同名电...
关键词:上海淮剧团 筱文艳 淮剧 戏曲院团 《党的女儿》 新创剧目 寒梅 同名电影 
基层淮剧团演员的创作思路
《剧影月报》2021年第1期51-51,共1页柏赞东 
淮剧艺术作为华东地区有着较大影响力的地方剧种,在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以筱文艳、马秀英、何叫天、陈德林、王志豪等为代表的前辈艺术家经过筚路蓝缕的拼搏与奋斗,为我们留下了以"九莲十三英"为代表的众多经典剧目,也...
关键词:淮剧艺术 经典剧目 地方剧种 筱文艳 创作思路 党和国家领导人 佳作迭出 九十年代 
周恩来与三个淮安老乡
《大江南北》2020年第4期43-43,共1页王祖远 
1952年10月,上海人民淮剧团在北京怀仁堂为国家领导人专场演出。演出结束后,周恩来总理到后台祝贺演出成功。当有人向周总理介绍在剧中扮演女主角的演员筱文艳时,总理握着她的手问:"你是哪里人呀?"筱文艳答:"江苏淮安人。"总理说:"噢,...
关键词:筱文艳 专场演出 周恩来 车桥 江苏淮安 
周恩来修改文艺节目
《党史纵览》2020年第2期7-10,共4页秦九凤 
在我国老一代文艺家们的心目中,周恩来不仅关心文艺、爱好文艺,而且很懂文艺。周恩来从小就显露出文艺天赋。11岁那年,他在淮安东岳庙龚荫荪表舅家寄馆读书时,就曾在课间组织同学们一起演戏。据周恩来的表妹、私塾同学龚志惠晚年回忆说:...
关键词:周恩来 筱文艳 文艺节目 
难忘“老协”——艺术家们的“金秋晚年”
《上海采风》2019年第5期72-75,共4页赵铮 
这是一张年久泛黄的'老协'工作照。照片中,从左到右依次是马楠、赵铮、秦德超、李太成、殷功普、两位理事、冯致仁和言行等同志。照片大约拍摄于1998年,当时我们正在召开每周一次的常务理事会议。每当看到这张照片,'老协'28年的难忘岁...
关键词:筱文艳 傅全香 徐玉兰 周渝生 王芝泉 李太成 文艺工作者 陆春龄 常务理事会议 香港回归 朱屺瞻 中年妇女 康复医院 
周恩来关心新中国戏剧事业的发展
《觉悟》2019年第3期43-48,共6页卞龙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抽出宝贵时间和戏剧家交朋友,参与戏剧作品的审查和修改,为戏剧改革和发展指明方向,注重艺术传承,为新中国戏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一、关心京剧的发展京剧极富中华民族特色,被称为"国剧"。
关键词:周恩来 程砚秋 梅兰芳 筱文艳 戏剧事业 中国戏剧家协会 常香玉 中国戏曲研究院 尚小云 红线女 严凤英 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 新凤霞 
缅怀“淮剧皇后”筱文艳
《上海采风》2017年第10期19-23,共5页何小山 
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筱文艳离开我们已经三年多了,她的不幸辞世是我们淮剧界一个重大损失!本人作为她的晚辈、学生、同事,有机会数十年来与其融洽相处,一起合作演出,她当年的音容笑貌,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我记得第一次与筱文艳同台演...
关键词:筱文艳 淮剧 皇后 合作演出 表演艺术家 1950年 《施公案》 《八段锦》 
“上戏画风”的探索者——记上海舞剧院设计师马志文
《中国酒》2017年第9期8-27,共20页鲁达 
马志文从上海浦东走出,从小喜爱绘画,也喜爱集体活动。1959年马志文考取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62年,三年的学习期满,马志文到上海戏剧学院舞美专修班深造,从此走上了戏剧艺术之路。还在上戏学习期间,马志文就觉得学院的绘画与一般的美...
关键词:马志 上海戏剧学院 绘画风格 艺术之路 专修班 中国画艺术 筱文艳 平面化 文考 上海中国画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