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作品数:3291被引量:5262H指数:2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李林袁曙宏李步云肖扬莫纪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市人大常委会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法治视野下的新时代“枫桥经验”被引量:4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19-23,共5页金伯中 
2018年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专项委托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枫桥经验’创新发展”[课题编号:CLS(2018)];2021年国家重大社科基金项目“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法治社会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1ZDA1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从法治的视野来看,新时代“枫桥经验”是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创新成果,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经验。作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经验,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我国人权事业发展树立了典范,为中国式全过程...
关键词:习近平法治思想 新时代“枫桥经验” 社会治理法治化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地方
《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20年第10期21-34,共14页于文豪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地方协同治理的宪法机制研究”(15CFX033)的阶段性成果。
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宪法目标,地方的意义不可替代。实践中,地方既表现出法治建设的积极性,也呈现出一些问题,其原因在于国家治理结构中的地方双重角色。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应以国家全面法治为目标。为此,必须重视地方的...
关键词:法治国家 全面依法治国 地方法治 中央与地方关系 
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地方被引量:30
《法学家》2020年第4期40-53,192,共15页于文豪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地方协同治理的宪法机制研究”(15CFX033)的阶段性成果。
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宪法目标,地方的意义不可替代。实践中,地方既表现出法治建设的积极性,也呈现出一些问题,其原因在于国家治理结构中的地方双重角色。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应以国家全面法治为目标。为此,必须重视地方的独...
关键词:法治国家 全面依法治国 地方法治 中央与地方关系 
论法治的时空性与实践性被引量:3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43-47,共5页夏纪森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良法善治视域下法治与德治关系研究"(编号:15AZX021)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需要注意法治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两者统一于良法善治,两者还存在互促互补的辩证关系,时间性、空间性及实践性是两者相互转化的条件。法治的空间性是比较的视角,要求重视法治所面对的空间禀赋;法治的时间性...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良法善治 法治共性 法治个性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国化的现实逻辑和重大成果被引量:4
《探索》2018年第1期5-12,共8页王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管理权研究"(2015MZD048);项目负责人:夏伟东
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下继承创新、深刻领会并成功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理论的精神要义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国化的现实逻辑和重大成果,将马...
关键词:新时代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国化 
国家监察体制中的留置制度构建被引量:2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9-10,共2页胡智强 
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审计全覆盖法律应对问题研究"(16BFX001)的研究成果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党的十九大报告(2)对于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要意义。为...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制度构建 监察体制 社会主义的本质 留置 社会发展目标 依法治国方略 法治体系 
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构想及其当代价值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3期5-10,共6页杨荣刚 
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研究理想社会的原则与实现中国梦研究”(14AKS004);2016年浙江省高职党建研究会研究项目“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构想及当代价值研究”(2016B34)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针对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俄国如何进行法治建设展开了理论与实践探索,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涵进行了理论阐释,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构想:法治完备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严格守法、执...
关键词:列宁 法治国家 当代价值 
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构想及其当代价值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2期12-17,共6页杨荣刚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14AKS004)、2016年度浙江省高职党建研究会研究项目(编号:2016B34)阶段性成果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针对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展开了理论与实践探索,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涵进行了理论阐释,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构想:法治完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
关键词:列宁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构想 当代价值 
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构想及其当代价值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54-58,共5页杨荣刚 
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研究理想社会的原则与实现中国梦研究"(项目编号:14AKS004);2016年浙江省高职党建研究会研究项目"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构想及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2016B34)的阶段性成果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针对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俄国如何进行法治建设展开了理论与实践探索,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涵进行了理论阐释,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构想:法治完备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严格守法、...
关键词:列宁 法治国家 法制建设 当代价值 
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核心和关键被引量:1
《云南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19-25,共7页宋俭 朱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项目号:11ZD071)的阶段性成果
党领导人民依法治国是人类法治史上一种全新的法治国家模式。中国共产党具有双重政党功能,既是执政党,又是领导党,因此,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不仅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更重要的是要实现依法领导,因此使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法治化是建设...
关键词:法治国家 现代国家治理 依法领导 领导制度与领导方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