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潜

作品数:1389被引量:1114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梁嘉麟杨灿军陈鹰崔维成刘银水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深潜”人生
《文史精华》2025年第3期26-30,共5页邵红能 
黄旭华(1926-2025),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先驱者和奠基人,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1949年,他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今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前身)造船系船舶制造专业;同年7月,被选派到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学习。他...
关键词:中国工程院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 名誉所长 广东省海丰县 副所长 副总设计师 船舶建造 船舶制造 
黄旭华:深潜无声,震耳欲聋
《记者观察(上)》2025年第3期78-81,共4页青青学长 
黄旭华的一生,是“深潜者”的一生。他舍弃小家的团圆,托起民族的尊严;他用算盘与玩具叩开深海之门,以无声的坚守铸就大国重器。1970年12月26日,是值得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顺利下水。当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强国...
关键词:科研人员 科研条件 强军梦 深潜 核潜艇 强国梦 深海 
一生,只为祖国深潜
《当代海军》2025年第3期46-47,共2页邹文杰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的展厅中,陈列着一块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佩戴过的手表。表带长20厘米,表盘直径4厘米,表盘上方是一面海军旗,下方是“‘长征一号’核潜艇”和“海军潜艇部队”的英文字样。这块手表是由海军...
关键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核潜艇 海军旗 海军潜艇部队 手表 表盘 
终生为祖国“深潜”——追思中国核潜艇先驱黄旭华
《科学大观园》2025年第5期76-77,共2页陈芳 吴晶 张泉 
作为共和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远离家乡、隐姓埋名,踏上艰辛求索路。2025年2月7日上午,一则令人悲痛的消息迅速传遍全网。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
关键词: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所长 名誉所长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追思 核潜艇 
从“拒绝作业”到 “深潜学习”
《班主任》2025年第2期31-33,共3页黄茜蕾 
2023年9月,我接手了2022级(3)班的历史教学工作。开学第一节课上,我和学生们做了几项关于学科学习的约定,其中就包括“作业前置”。
关键词:第一节课 学科学习 作业前置 
“探索三号”的标杆性意义——访广船国际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探索三号”总设计师何光伟
《中国船检》2025年第2期16-20,共5页白丽荣 
2024年岁尾,造船业又迎新秀。12月26日,由中国船级社(CCS)执行审图和检验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在广州南沙正式交付。“探索三号”是我国首艘兼具全球深远海探测能力和冰区载人深潜支持功能的综合科考船,其诞...
关键词:副总工程师 广州南沙 中国船级社 造船业 广船国际 深海探测 深潜 科学考察 
深海排险
《雷锋》2025年第5期44-45,共2页唐磊(文/图) 黄升辉(文/图) 
深海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未知世界,吸引着人类无止境地去探索。对于南部战区海军某防救支队深潜救生艇官兵来说,深海是他们的战场,面对高压、黑暗等危险,他们勇敢探索前进。2024年5月的一天,余双江和艇组成员备便,向着“任务高地”发...
关键词:深潜救生艇 未知世界 深海 神秘色彩 组成员 
遨游吧,深潜“三兄弟”
《聪明泉(小学1-3年级)》2025年第2期2-9,共8页郭晓博 
大家好,我是蛟龙号。2024年8月,我完成了一项壮举——成功实施了职业生涯的第300次下潜。这次下潜,我为科学家带回了他们梦寐以求的礼物——金黄的海星、长着黑色珊瑚的海绵、藤蔓橙黄的冷水珊瑚。我想,这一定是我对他们最好的回馈。
关键词:蛟龙号 职业生涯 下潜 
黄旭华院士:“深潜”一生 许党报国不言悔
《保密工作》2025年第2期24-26,共3页本刊 
2025年2月6日晚,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代理).名誉所长黄旭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
关键词: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所长 名誉所长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采访报道 
为何深潜700米捕捉神秘中微子
《新华文摘》2025年第4期125-127,共3页雷淼 
历时9年多,位于中国广东的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主体于2024年11月20日全部建成,计划2025年正式运行。消息一出,科技界对之高度关注。那么,让科学家“兴师动众”的中微子是什么神秘物质?为何要将中微子实验探测器的主体建在地下700米?通...
关键词:中微子 科学研究 江门中微子实验 探测器 科技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