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节丛

作品数:37被引量:7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江洪鲁志兵黄兵袁秉祥何勃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医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安徽医科大学学报》《现代生物医学进展》《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迷走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肺静脉前庭扩大冷冻消融术中迷走神经反射的预测及防治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25年第1期26-32,共7页沈利水 卢小华 阿塔吾拉·艾力 董珍珍 许小朋 汤岐梅 李云红 唐恺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肺静脉前庭扩大冷冻消融术中发生迷走神经反射(迷走反射)的预测因素及处理方案。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入选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行第二代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的药物难治性...
关键词:心房颤动 冷冻消融 肺静脉前庭 迷走反射 自主神经节丛 
心脏神经消融术的应用及进展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25年第1期50-54,共5页胡锋 姚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70341)。
心脏神经消融术(CNA)是1项快速发展的心脏介入技术,主要用于治疗由迷走神经张力异常引起的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和缓慢性心律失常。CNA通过靶向心脏内自主神经节丛,有效改善迷走神经过度激活所致的心动过缓和晕厥症状。研究表明,CNA对VV...
关键词:自主神经系统 心脏神经消融术 缓慢性心律失常 血管迷走性晕厥 自主神经节丛 
心脏神经消融术:心电生理学方兴未艾的新领域被引量:3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21年第4期277-279,共3页姚焰 
心血管系统生理功能受自主神经系统的调控,其中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常导致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性心律失常及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生。心脏神经消融术是通过对心脏自主神经节丛的标测及导管消融,抑制亢进的迷走神经,...
关键词:自主神经系统 心脏神经消融术 自主神经节丛 缓慢性心律失常 血管迷走性晕厥 
左心房神经节丛消融对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心率减速力的影响被引量:3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21年第4期300-305,共6页郑黎晖 孙巍 胡锋 刘尚雨 沈利水 涂斌 李甲坤 张震昊 吴灵敏 姚焰 
首都特色临床应用研究(Z19110000661901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2017YFC1307800)。
目的分析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左心房神经节丛(GP)去神经化消融术后心率减速力(DC)的变化。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5月至2016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倾斜试验阳性VVS患者45例,年龄(41.3±14.2)岁,女24例,接受左心房G...
关键词:导管消融术 血管迷走性晕厥 左心房 自主神经节丛 心率减速力 
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进展被引量:4
《心血管病学进展》2020年第12期1231-1233,1263,共4页颜如玉 朱世杰 赵海玉 彭健 
南方医科大学临床研究重点启动项目(LC2016ZD002)。
血管迷走性晕厥属于神经介导性晕厥,是最常见的晕厥类型,尤其是在无明显心脏或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中。其易复发、难预测的特性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创伤的风险,而药物治疗、倾斜训练、增加水盐的摄入、起搏器植入等治疗目前...
关键词:血管迷走性晕厥 射频导管消融术 迷走神经节丛 
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射频消融致严重迷走反射一例被引量:2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9年第5期475-478,共4页孙姣 肖宪杰 于春鑫 张荣峰 于晓红 孙源君 高连君 尹晓盟 夏云龙 
一例特发性室性早搏患者,12导联心电图示室性早搏V1导联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Ⅱ、Ⅲ、aVF导联呈高大R波。于右室流出道高位间隔成功行射频消融术,术中出现显著窦性心动过缓,随后发生心脏停搏,因导管移动机械刺激诱发心房颤动后自主心...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 迷走反射 室性早搏 右室流出道 心外膜前脂肪垫 神经节丛 射频消融 
上腔静脉内低强度迷走神经刺激对右侧自主神经节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3年第2期166-169,共4页黄兵 余锂镭 何文博 鲁志兵 何勃 赵劲波 江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070143;81170195);武汉大学2008年博士研究生自主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08302010100006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项目编号:4101024);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新教师基金(项目编号:20100141120072)
目的探讨经上腔静脉途径低强度迷走神经刺激(LL-SVCS)对右侧星状神经节(RSG)和右前神经节丛(ARGP)功能的影响。方法 14只成年犬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8只,在上腔静脉处刺激迷走神经引起窦性心率(SR)或房室传导减慢的最低电压定义为阈电压,...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 迷走神经 右侧星状神经节 右前神经节丛 自主神经系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