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和上地幔

作品数:40被引量:35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李秋生刘建华胥颐安美建叶卓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地球物理学报》《地震地质》《地震学报》《内陆地震》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背景噪声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周边地区地壳和上地幔顶部三维横波速度结构
《地球物理学报》2025年第2期499-516,共18页谭友恒 于湘伟 章文波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C30107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联合资助.
青藏高原东北缘是探究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变形机制和构造演化历史以及与周边地块深部构造关系的绝佳场所.本文以喜马拉雅二期密集台阵638个流动台站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提供的78个宽频带固定台站在2014年9月—2015年12月记录到的垂直分...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缘 背景噪声 中、下地壳低速异常体 莫霍界面 
日本海沟S-net台网水平向海域浅地壳和上地幔地震动预测模型
《地球物理学报》2025年第2期636-651,共16页谭景阳 颜仕龙 陈灯红 张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9072);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科研创新基金项目(2024SSCX008)资助
地震动衰减关系是地震灾害研究和评估建筑结构可能遭受地震作用的一个重要工具.基于日本大型海底观测台网S-net的海域浅地壳和上地幔地震动记录,应用随机效应模型和回归分析构建了日本海沟地区的水平向海域浅地壳和上地幔地震动预测模型...
关键词:海底地震动 地震动模型 S-net 地震反应谱 浅地壳和上地幔地震 
东非大裂谷的地壳和上地幔密度结构
《地质论评》2024年第1期1-8,共8页钱知之 杨文采 
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编号:2022-ZW11-A-0024)的成果。
利用卫星重力场数据和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对东非大裂谷进行三维密度结构成像,取得了东非大裂谷地壳和上地幔多个深度等效层上的密度扰动图像,为东非大裂谷岩石圈结构和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佐证。结果表明,东非大裂谷中段的西支裂谷...
关键词:东非大裂谷 卫星重力场 小波多尺度分析 三维密度结构成像 熔流体运动 
蒙古高原的地壳和上地幔构造概况被引量:1
《地学前缘》2023年第4期218-228,共11页杨文采 陈召曦 石战结 
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2022-ZW11-A-0024)。
地球物理调查和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表明,现今蒙古高原的地壳构造主要是由于古亚洲洋和蒙古-鄂霍茨克洋两次大洋闭合和拼合造山作用形成的。其中古亚洲洋闭合作用主要发生在蒙古高原的西部和南部,造成阿尔泰碰撞造山带地壳隆升、乌布斯-...
关键词:大陆动力学 蒙古高原 拼合造山 地壳构造 大陆增生 
新疆天山中段地壳和上地幔顶部P波速度结构研究被引量:2
《地球物理学报》2023年第4期1348-1362,共15页刘建明 吴传勇 余怀忠 王琼 刘代芹 赵彬彬 高荣 高歌 孔祥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0D01A8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研发专项(2020B03006-2,2022B03001-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E01097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联合基金(U2039205);新疆地震局科技创新团队计划(XJDZCXTD2020-3);地震科技星火计划(XH22007YA,XH20066)共同资助。
天山造山带一直以来是研究盆山耦合作用的理想场所,深入理解这一地区的壳幔结构对认识天山造山带深部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2009—2020年新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固定台站、震后架设应急流动台站以及部分宽频带流动地震台站记...
关键词:新疆天山中段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双差地震层析成像 P波速度结构 
松潘—甘孜地块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现今变形模式数值模拟研究
《地球物理学报》2022年第7期2484-2502,共19页万永魁 刘峡 刘瑞丰 张扬 沈小七 郑智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7218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2018YFC150330506)共同资助。
松潘—甘孜地块至四川盆地是整个青藏高原地形梯度最大的地区,自西向东30~50 km范围内存在约4 km的显著地形高差,这可能与松潘—甘孜地块埋深20~25 km处的低阻低速层、地壳至上地幔顶部水平向运动速率随深度增加以及地幔对流拖曳力均有...
关键词:松潘—甘孜地块 变形模式 数值模拟 接触单元 
远震数据显示贝加尔裂谷带北穆伊斯克(Severomuysk)段地壳和上地幔的精细结构
《地学前缘》2022年第2期378-392,共15页Valentina V.MORDVINOVA Maria A.KHRITOVA Elena A.KOBELEVA Mikhail M.KOBELEV Evgeniy Kh.TURUTANOV Victor S.KANAYKIN 
通过贝加尔裂谷系统北穆伊斯克(Severomuysk)段的密集地震台站线性网络获得的远距离强震记录,并利用P波接收函数技术,揭示了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复杂分层块状结构。横波速度的分布表明构成北穆伊斯克地壳的地块具有不同性质。这些地块的...
关键词:地球物理学 P-波接收函数 地震速度剖面 西伯利亚克拉通 贝加尔裂谷带 
勘探矿藏新方法
《环球科学》2020年第19期17-17,共1页卡伦·权 杜永航(译) 
一组由各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发现,铜、铅、锌等金属矿藏与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的厚度存在显著联系。新发现为勘探这类重要的资源提供了一条可靠的途径。马克·霍加德(Mark Hoggard,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表示,这项研究源...
关键词:地壳和上地幔 岩石圈 勘探 矿藏 
下扬子及其邻区地壳和上地幔结构的接收函数研究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
《地质学报》2020年第3期707-715,共9页叶卓 李秋生 张洪双 王晓冉 韩如冰 吴庆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4092、41574092);中国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4067701)联合资助成果。
本文通过对两条宽频地震密集台站剖面记录的远震事件进行接收函数分析,得到了切过下扬子地区的高分辨率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结构断面。接收函数结果揭示了此区主要块体结构特征以及地表出露晚中生代岩浆岩以及相关矿床下方的深部结构响应:...
关键词:下扬子地区 接收函数 壳幔结构 岩浆岩 江南造山带 
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壳和上地幔顶部P波层析成像被引量:4
《地震学报》2019年第4期411-424,548,共15页张戈铭 李细兵 郑晨 宋晓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4056,41704046)资助
为获取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精细结构,本文基于1万4 484条天然地震的P波(Pg和Pn)到时数据,对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进行P波三维速度结构层析成像,获取了该区域内地壳P波、上地幔顶部Pn波的速度结构和地壳厚度信息...
关键词:P波速度结构 层析成像 青藏高原中东部 联合反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