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岩石

作品数:68被引量:171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马麦宁白武明牛安福张凌空吕古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潘俊吉 倾听地层深处的回响
《中华儿女》2024年第9期20-23,共4页赵汉琪 
“物探前辈们艰苦奋斗打下的江山创下的业绩,需要我们去传承,去创新去超越”。找油找气,物探先行。油气宝藏历经了亿万年的积累转化,埋藏在地下深处数干米的地壳岩石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峭壁林立的荒山野岭间,在沙漠腹地和戈壁滩涂...
关键词:沙漠腹地 石油物探 地壳岩石 倾听 戈壁滩 回响 
俯冲带流体反向交代作用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4年第2期654-658,共5页陈伊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073029、4227304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资助。
1俯冲带流体交代作用俯冲带是连接地球表生圈层和深部圈层的关键纽带(Zheng和Chen,2016).俯冲带中发生的流体活动与很多关键地质过程密切相关,如火山与地震活动、元素迁移富集成矿、物质迁移与壳幔物质循环,以及地球的表层环境变化.因此...
关键词:交代作用 地球化学效应 地壳岩石 地质过程 俯冲带 板块俯冲 地幔交代 弧火山岩 
陨石撞出最热岩石
《环球科学》2022年第16期14-14,共1页
科学家认定,一块于2011年发现的拳头大小的黑色玻璃,是迄今为止我们找到的最热地壳岩石。它形成时的温度高达2370℃,比大部分地幔的温度都要高。科学家认为,这块岩石形成于大约3600万年前的一次陨石撞击事件,撞击地点就位于今天加拿大...
关键词:地壳岩石 博士研究生 陨石撞击 陨石坑 玻璃质 拉布拉多 黑色玻璃 华盛顿大学 
断裂活动——油气成藏的“双刃剑”
《石油知识》2021年第5期19-19,共1页张金虎 高永进 杨有星 
断裂是地壳岩石(地质体)中顺破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一种破裂构造,是地壳表层岩石的一种脆性破裂,包括劈理、节理、断层、深大断裂和超壳断裂等。断裂活动又称断裂构造运动,是地质构造的最基本形式之一。地球表层的岩层和岩体,在形成过程...
关键词:断裂活动 地壳表层 地壳岩石 沉积构造 深大断裂 破裂构造 破裂面 地质构造 
主编致辞
《地质力学学报》2021年第4期I0002-I0003,共2页
构造物理化学,是研究地壳物质受构造作用产生物理化学变化的学科,是研究构造力改变地壳岩石压力、温度等物理化学条件,由此影响地球化学作用的理论和方法。构造物理化学,是物理学-化学-物理化学交叉的地质学科领域,是地质力学和构造动...
关键词:物理化学 地球化学过程 地质学科 地壳岩石 构造力 构造作用 物理学 地质力学 
构造物理化学学科建设回顾、应用与展望被引量:3
《地质力学学报》2021年第4期491-496,共6页吕古贤 
1构造物理化学的发展历程(1)构造物理化学学科定义构造物理化学,是研究地壳物质受构造作用产生物理化学变化的交叉学科,是构造作用力改变物理化学条件进而影响地球化学过程的领域,即地质构造力与成岩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相关性的研究领域...
关键词:物理化学条件 构造作用力 物理化学变化 地球化学过程 地质学科 地壳岩石 交叉学科 构造力 
大别造山带新太古代地壳岩石和古元古代混合岩化作用--来自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证据被引量:18
《地质学报》2020年第3期729-738,共10页邱啸飞 江拓 吴年文 赵小明 徐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303026,41530104);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190385,DD20190415)资助成果。
大别造山带北大别超高压变质带是研究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古老基底演化过程的关键区域,其内广泛发育的混合岩长期被认为主要形成于中生代。本文对北大别团风一带新识别出的一套混合岩开展了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显示,...
关键词:古元古代 混合岩 锆石U-Pb定年 Hf同位素 太古宙岩石 大别造山带 
什么是地震预警?
《大众科学》2019年第6期22-25,共4页
什么是地震预警“地震预警”是指在大地震发生以后,请注意是“地震发生以后”,在发生地震附近的地震监测台站检测到地震,马上发出警报:“我这里地震了!”,从而使距离地震较远的地方在破坏性地震波还没有到达之前可以避险和逃生。地震是...
关键词:地震预警 地壳岩石 地震波 弹性波 警报 破坏性 监测台站 
基于双衬套理论求解地壳岩石应变传递系数的探讨被引量:2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7年第4期1525-1531,共7页张凌空 牛安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30314)资助
分量式钻孔应变观测,是当今国际上地壳岩石应变相对测量的主流方法,由于应变需在岩石、水泥和仪器钢筒等三层介质中传递,故与无孔岩石不同,观测系统存在附加应变场,测得的面应变与剪应变并不等于钻孔围岩的真实应变,分别需要一个传递系...
关键词:面应变 剪应变 传递系数 双衬套理论 平面应力 三维应力 
地壳岩石面应变与剪应变在钻孔法测量中的传递系数
《国际地震动态》2017年第8期90-91,共2页张凌空 牛安福 
分量式钻孔应变观测是当今国际上地壳岩石应变相对测量的主流方法,由于应变需在岩石、水泥和仪器钢筒等3层介质中传递,故与无孔岩石不同,观测系统存在附加应变场,测得的面应变与剪应变并不等于钻孔围岩的真实应变,分别需要一个传递系数...
关键词:传递系数 地壳岩石 相对测量 剪应变 钻孔法 面应变 应变观测 岩石应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