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增厚

作品数:39被引量:565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张中杰王椿镛滕吉文郑亚东楼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现代地质》《地质通报》《岩石矿物学杂志》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地质通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东巧地区早白垩世岩浆作用——对大洋演化和地壳增厚的指示被引量:9
《地质通报》2016年第5期648-666,共19页强巴扎西 吴浩 格桑旺堆 次仁欧珠 巴桑顿珠 琼达 女达娃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1086060);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5018)
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的岩浆作用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和地球化学分析,在辉绿岩中获得138.7±1.0Ma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在流纹岩中获得了110.4±0.4Ma的谐和年龄,表明区内岩浆作用具有2期成因。地球化学研究认为,...
关键词: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早白垩世 双向俯冲 板片断离 地壳增厚 
侏罗纪地壳转动与中国东部岩石圈转型被引量:31
《地质通报》2004年第9期966-972,共7页万天丰 
对中国东部侏罗纪时期地壳增厚和岩石圈显著变薄的现象,提出一个新的形成机制假说。基于古地磁和地质学的证据认为,鄂霍次克板块朝西和伊佐奈岐板块朝西北方向运移、俯冲和碰撞,造成西伯利亚东部边缘的强烈构造变形,使东亚大陆地壳产生2...
关键词:地壳转动 侏罗纪 岩石圈转型 地壳增厚 构造岩浆事件 中国东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