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刑

作品数:244被引量:28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吕丽张剑虹隋丽丽张俊杰冯卓慧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制与社会(旬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探析“慎刑”与“重德”缘如何达成共识——以中国法律思想史为例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年第12期1-2,共2页王书扬 
中国法律思想史上,"慎刑"思想一直都是源远流长。我们所说的"慎刑",就是反对严酷刑罚、禁止严刑逼供、坚持宽松相当的态度来处理事情。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在"慎刑"思想发展出了一种新的思想,这种思想就是一种"重德"的思想,所谓的"重德...
关键词:慎刑 重德 中国思想法律史 
清代慎刑思想探究——以秋审制度为切入点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7年第34期230-231,共2页仝思雨 
死刑作为一种刑罚自古有之,伴随着人类文明与全球经济的发展,死刑的废除已成大势所趋。在当下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废除死刑的条件还不成熟,但对于死刑的慎用在我国古代的法律制度中早有体现,而清朝无疑是古代法律制度的集大成者。其吸...
关键词:秋审 慎刑 死刑 复核程序 
“慎刑”与“重德”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7年第22期6-7,共2页闫素洁 
中国法律思想史上,"慎刑"思想源远流长。所谓"慎刑",即反对严酷刑罚、禁止严刑逼供、坚持宽松相当的刑罚等。而在"慎刑"思想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以"重德"作为其基本立场。本文将在"慎刑"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慎刑"和"重德"的联系加以...
关键词:“慎刑” “重德” “明德慎罚” 
论我国古代的死刑复核制度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年第21期26-27,共2页杨文义 王双利 
古代死刑复核制度从建立到不断的发展、完善,成为古代的慎刑制度之一。本文认为无论是统治者的统治需要,还是为了缓和阶级对立和社会矛盾,死刑复核制度的确立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死刑复核制度在客观上体现了儒家所强调的民本思想,而这种...
关键词:死刑复核 慎刑 人权 
刑法谦抑性初探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年第25期21-22,共2页张琼予 王晓莹 
刑法作为一个国家对社会秩序维护的最后手段,其制裁措施也最为严厉。而刑罚的背后必然是暴力,是国家威权,是个人的权利被一个社会公认的公权力机关合法的侵犯,基于对人权的保障对生命的尊重,这就必然要求刑法在对刑罚的范围和刑罚的程...
关键词:刑法谦抑性 慎刑思想 道德漠视 社会边缘问题 实践经验积累 
浅议中国传统恤刑法律思想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年第14期9-10,共2页刘雅泽 
我国的恤刑思想历史悠久,要求对老、幼、废疾者等给予特殊照顾和规定。这一思想萌芽于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倡导的礼制等观点又极大丰富和扩展了恤刑思想的内容。汉朝是恤刑思想的进一步与政治实践相结合时期,逐渐制度化、...
关键词:恤刑 适用对象 慎刑 当代刑法 
清代秋审制度的价值探讨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年第36期39-40,共2页黄玲娟 
秋审,作为清朝一项特殊的死刑复核程序,被视为大典。本文的侧重点不在于探讨秋审制度的程序,而是着重分析秋审制度背后的价值追求。深入秋审制度背后,发现其在形式上表现为对"恤刑慎杀"的慎刑思想的贯彻,实质上更保证了皇权对司法的干预...
关键词:秋审 死刑复核 慎刑 权力 博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