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刑

作品数:244被引量:28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吕丽张剑虹隋丽丽张俊杰冯卓慧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传统司法中冤狱平反的理论逻辑——基于韩亿辨冤案的考察
《南大法学》2025年第1期102-115,共14页蒋铁初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传统司法中的以情折狱及其现代意义研究”(项目编号:23AFX008);浙江省法学会2024年度重点课题“中国传统司法中冤狱平反的理论逻辑及当代价值”(项目编号:2024NA04)的阶段性成果。
宋代的韩亿辨冤案可分为冤狱形成与冤狱平反两个阶段。冤狱形成阶段又可分为造冤、成冤、沉冤三个环节,冤狱平反阶段则可分为疑冤、知冤、释冤三个环节。传统司法中五听、察情与据证相结合对该案的平反起到关键作用。准近取诸身与远取...
关键词:冤狱平反 韩亿 近取诸身 哀矜慎刑 
慎刑
《青少年法治教育》2025年第2期58-58,共1页
古代法律思想。“慎刑”是指重德轻刑,反对严刑峻法的法律原则。这一原则起源于西周时期,在唐代达到鼎盛,此后长期占据主流法律思想地位。经儒法两派深化,“慎刑”思想全面渗入古代法律运作,发展出一系列法律制度。“德主刑辅”“明德...
关键词:德主刑辅 慎刑 罪疑惟轻 法律运作 严刑峻法 轻刑 明德慎罚 西周时期 
刑法谦抑主义的应然走向
《环球法律评论》2025年第1期43-56,共14页魏汉涛 
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物安全视野下人类基因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刑法规制研究”(22BFX046)的研究成果。
社会变迁使刑法谦抑主义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理论界对刑法谦抑主义的适用与否展开了激烈的争辩,渐渐形成了“坚守论”与“抛弃论”两种立场。坚守论有利于遏制刑法对个人自由的干预,但该观点可能削弱刑法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功能。抛弃...
关键词:刑法谦抑主义 慎刑 社会相当性原则 最后手段原则 
唐律的慎刑思想
《新华月报》2025年第1期58-60,共3页王立民 
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慎刑思想是中华法系的核心理念之一,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智慧。慎刑思想强调审慎用刑、防止滥刑,是一种刑法理念,一项用刑原则,也是一种程序机制,一种司法伦理。唐律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律典,...
关键词:《唐律疏议》 中华法系 慎刑思想 司法伦理 德主刑辅 唐律 司法官 程序机制 
落实少捕慎诉慎押政策面临的困境及其破解——以慎刑思想为视角
《中国监狱学刊》2024年第5期49-55,共7页罗红兵 
“少捕慎诉慎押”是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重要抓手。落实少捕慎诉慎押政策是传承传统慎刑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犯罪结构变化的应有之义。然而,落实少捕慎诉慎押政策过程中存在传统治理观念落后、捕诉押听证制度有待优化的困境并亟...
关键词:少捕慎诉慎押 慎刑 检察工作 轻罪治理 
论人权司法保障的文化渊源与现代化传承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9期101-107,共7页李钰琛 
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2YJA820031)。
人权司法保障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与独特的制度形态。中国人权司法保障文化根植于慎刑、情法相融以及和谐无讼等思想之中,并深刻影响中国人权司法保障实践。人权司法保障文化是一种现代化的传承...
关键词:人权司法保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慎刑 和谐无讼 
清代内务府管辖番役处的管理及其与京畿司法衙门的关系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4年第9期108-116,151,共10页裴明明 王凯 
隶属于内务府慎刑司的管辖番役处,专职负责对皇室和内务府所属违法人员的缉捕,对京城的社会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满汉文档案文献中的具体案例,尝试探析管辖番役处与慎刑司的特殊关系,发现管辖番役处并非简单隶属于慎刑司之...
关键词:管辖番役处 内务府 慎刑司 京城 
中国古代三法司体制的演进与镜鉴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8期103-106,共4页李乃栋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博士科研启动经费资助项目:清代三法司分权运行机制及现实借鉴研究(XXPY20044)。
古代中央司法机关从“一法司”逐渐变为“三法司”,是“慎刑”“刑中”司法理念的体现和加强皇权、制衡中央司法权的需要。三法司体制自唐代产生,在历代司法改革与实践中,逐渐克服了诸如宋代司法机构重叠设置、程序混乱复杂,元代各机关...
关键词:三法司 司法公正 制衡 慎刑 
恤刑原则与录囚制度
《公民与法(检察版)》2024年第7期48-48,共1页赵利君 
恤刑是慎刑思想的重要部分,即刑罚对于涉罪的老幼妇孕残等特殊群体,在审理中轻缓对待,在惩罚时予以减免。西周时期就有年幼儿童和老人违法犯罪可以减免刑罚的记载。秦汉时期的法律同样贯彻了老幼废疾恤刑原则,秦律规定未成年人犯罪可减...
关键词:恤刑 违法犯罪 刑事责任 慎刑思想 汉律 录囚制度 减免刑罚 羁押 
论“两个结合”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影响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94-96,共3页刘子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适用具有指引作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罪刑观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的慎刑和儒家的怜悯思想等法律文化在刑事立法中...
关键词:宽严相济 刑事政策 慎刑 怜悯思想 马克思主义罪刑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