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字报

作品数:725被引量:6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牛玮玮张闳李欣傅莹钱江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读书文摘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陆平彭珮云是怎么“解放”的
《读书文摘》2015年第3期41-43,共3页钱江 
1966年6月2日的《人民日报》转载了聂元梓等7人于5月25日在北京大学贴出的“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标题是《宋硕、陆平、彭珮云在文化革命中究竟干些什么》,将他们直指为“黑帮”进行批判。
关键词:彭珮云 《人民日报》 马列主义 北京大学 文化革命 大字报 转载 黑帮 
沈从文在“文革”中
《读书文摘》2015年第1期44-48,共5页张新颖 
一、大字报 一九六六年在惶恐不安中到来了。沈从文像那个时期的普通人一样经受着变化的剧烈震荡,大概也像普通人一样有“准备不足”之感。二月十日他给程应缪的信中说到,“北大历史、哲学系已分出,改为‘半农半读’制度,二月已在...
关键词:沈从文 “文革” 高等院校 普通人 大字报 哲学系 十三陵 北大 
1966年夏天,我在北京大学见闻
《读书文摘》2014年第9期2-11,共10页李海文 
聂元梓大字报命运的“戏剧性”变化 1966年.我在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三年级学习。这年夏天.我们正在北京朝阳区楼梓庄大队(北京工业大学的附近)搞社教。社教运动此时已进入尾声。
关键词:北京大学 夏天 见闻 北京工业大学 国际政治 戏剧性 大字报 三年级 
北大文革初期见闻录
《读书文摘》2014年第5期2-10,共9页司马文 
文革十年动乱。不幸让我们这些在北大读书的学子遭遇上了。真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浩劫!动乱,荒唐,野蛮,残忍……一言难尽!文革何时起始,专家学者各有其词。一般的说法,从全国范围来说。是从1966年6月1日晚上聂元梓等7人的那张所谓的...
关键词:文革 北大 见闻 专家学者 马列主义 大字报 历史系 动乱 
清华批斗王光美始末
《读书文摘》2013年第7期2-12,共11页蒯大富 米鹤都 
1963年,我考上了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就给中央写过一封信,反映农村干部的腐败情况。那时,我看见和我所接受的政治观念不相符的、不公平的事,总想发表意见。文革前,我当过学校的基于民兵连连长。另外,我特别喜欢写...
关键词:王光美 蒯大富 张春桥 第一张大字报 王洪文 上海工人 聂元梓 蒋南翔 白区工作 三司 
康生,一个政治场上的高级投机商
《读书文摘》2013年第5期37-41,共5页顾保孜 
在"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大动乱中,康生把自己几十年"建家立业"的本领统统拿了出来,积毕生之阴谋手段,做起了军师,被奉为"智多星"。这场动乱中的许多耸人听闻的重大事件,都是他在背后出谋划策或直接挑动搞起来的。用"理论"敲门砖,终于敲开...
关键词:二月兵变 二月提纲 军委副主席 第一张大字报 刘澜涛 王光美 林彪反革命集团 王海容 陈再道 许世友 
外交部“91人大字报”的来龙去脉
《读书文摘》2011年第6期13-16,共4页王伟民 
这份大字报标题为:《揭露敌人,战而胜之——批判"打倒陈毅"的反动口号》。然而广而传之的却是《外交部"91人大字报"》。一提起"91人大字报",就知道是那份由外交部91名中高层干部在"文革"中保卫陈毅的署名大字报。在"文革""黑云压城城欲...
关键词:外交部 陈毅 文化大革命 极左思潮 周恩来总理 周总理 历史价值 批判 文革 翻案 
小报告与大字报
《读书文摘》2011年第5期73-74,共2页张鸣 
在今天,我们已经很难看到大(小)字报了。提起它们,人们不约而同会想到"文革",那时铺天盖地的大字报曾是中国的一景。经过"文革"的城里人,除了不会说话的娃娃,以及从一开始就被打翻在地并踏上千万只脚的人,又有谁没贴过或者被贴过大(小)...
关键词:国子监 朱元璋 皇帝 文革 帖子 学生 鼓励 揭发 运动 韩非子 
证照中国:全民狂热的年代
《读书文摘》2010年第4期65-68,共4页许善斌 
大鸣大放大字报 大字报是张贴于墙壁上、用大字书写的墙报,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80年代初流行于中国的舆论发表形式,是“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四大”之一。
关键词:中国 狂热 大字报 80年代 70年代 50年代 20世纪 大辩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