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革命

作品数:1595被引量:1031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建华陈晋杨慧李国宏董慧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人民日报社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的人学探索及其当代审思
《山东社会科学》2024年第6期83-89,共7页董慧 向金存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历程与经验研究”(项目编号:21JZD006)的阶段性成果。
在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一切旧时代里,人类生活的真实样态被形形色色的生活理论所遮蔽,人在虚构的日常生活世界里被边缘化、工具化。列斐伏尔在考察人类生活世界时,基于日常生活这个概念,紧紧抓住“人”这个根本,将马克思的阶级主体转向...
关键词:日常生活批判 人学 日常生活 全面异化 文化革命 
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原创性贡献
《社会科学动态》2024年第4期36-43,共8页吕佳翼 李敏华 
天津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协同创新中心重点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JJSZKZ202313001)。
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首先胜利、落后国家应创造社会主义的前提并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在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列宁进一步诠释了无产阶级专政,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并全面从严治党,探索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关键词:列宁 科学社会主义 文化革命 无产阶级专政 全面从严治党 
日常伦理批判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列斐伏尔的伦理思想及其当代影响被引量:1
《世界哲学》2023年第5期25-34,共10页张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研究”(项目编号:17ZDA022)的阶段性成果。
列斐伏尔将马克思哲学中的劳动异化思想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中的商品拜物教理论贯穿起来,将其改造成为一门激进的、革命的、理想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并在日常生活批判的框架下形成了其特有的伦理观念。在这种伦理观念之下,列斐伏尔通...
关键词:日常生活批判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城市理论 空间正义 文化革命学说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以“闽南红色侨文化革命资源”为例被引量:3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3年第9期88-90,共3页王玉萍 
2021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课题“立德树人视域下学生家国情怀素养培育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路径研究”(课题编号:JSZJ21091)(福建教育学院资助)。
红色文化与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联系十分紧密,在实际教学中做好红色文化内容的渗透与传承,有利于提升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综合育人价值。闽南红色文化资源具有顺应社会趋势、净化不良风气、丰富教学内容等多元价值,是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扩...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 闽南红色侨文化 革命资源 
中国共产党创立前后“革命”话语的转换与传播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23年第7期5-16,共12页俞祖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项目“文本、诠释与传播: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的中华民族复兴话语研究(1921-2021)”(项目号:20STA032);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观念与民族复兴思想”的阶段性成果。
五四运动与中共创立时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转折年代。觉醒年代的先驱者尤其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内部旧式革命与外部新式革命的思考,促成了中共创立前后革命话语的转换:从“中产阶级主其事”...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创立 革命话语 国民革命 文化革命 社会革命 
文化实践论:实践哲学的现代形式——雷蒙·威廉斯的文化实践理论被引量:1
《社会科学战线》2023年第7期1-10,共10页丁立群 张金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15MZD014)。
本文论述了实践哲学的历史嬗变过程,分析了亚里士多德“伦理—政治”实践哲学中被政治遮蔽的文化线索以及培根“科学—技术”实践哲学对其的纠偏和补充作用。在这种互补中文化的意义逐渐丰富。这两种传统在马克思“劳动—社会”实践哲...
关键词:文化研究 实践哲学 文化实践 文化革命 
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现实逻辑、基本内涵与实践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3年第1期199-209,共11页周来顺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1AZX003);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当代俄罗斯‘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研究”(项目编号:19YJC710115)。
在列宁的整个理论与实践生涯中,对文化问题的关注是贯穿始终的。这种关注既是基于与错误文化思想的长期激烈斗争,也是基于布尔什维克政权在社会实践中一再遭遇的深层问题。尤其在逝世前夕,列宁更为深切地意识到文化建设、文化革命的重...
关键词:文化领导权 文化革命 虚无主义 无产阶级专政 文化批判 
中国共产党创立前后“革命”话语的转换与传播被引量:1
《天津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156-165,176,共11页俞祖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项目“文本、诠释与传播: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的中华民族复兴话语研究(1921—2021)”(项目号:20STA032);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观念与民族复兴思想”的阶段性成果。
五四运动与中共创立时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转折年代。觉醒年代的先驱者尤其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内部旧式革命与外部新式革命的思考,促成了中共创立前后革命话语的转换:从“中产阶级主其事”...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创立 革命话语 国民革命 文化革命 社会革命 
科赫的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探索与批评》2022年第2期152-164,共13页秦佳阳 
十月革命建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又使无产阶级理论家意识到,在整个社会体制的产生、运行、发展和更迭中,除了经济状况与政治地位,社会文化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列宁主义 十月革命 人民大众 社会主义 文化革命 
列宁关于十月革命文化阙如问题的理论回应与实践型构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87-94,共8页陈兆芬 荣小语 
十月革命是俄国人民在20世纪特殊条件下自觉选择历史前进方向的一次伟大尝试,它既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也开创了文化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先河。但在十月革命前,围绕俄国进行十月革命文化阙如问题产生了分歧和论争:普列汉诺...
关键词:列宁 十月革命 文化阙如 特殊性 文化革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