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机制

作品数:320被引量:2513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梁宗锁徐运康绍忠杨涛李跃强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世界临床医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房颤中的血栓形成机制:Virchow三要素回顾被引量:17
《世界临床医学》2009年第9期763-774,共12页Timothy Watson Eduard Shontsila Gregory Y H Lip 徐绍鹏(译) 
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是卒中与血栓栓塞的高危因素。越来越多的证据袁明房颤时血栓形成的趋势与多种病理生理学机制有关。房颤时左房内可见明显异常的血流淤滞,在超声下有自发的异常显影;血管壁异常(解剖与结构改变)包括...
关键词:血栓形成机制 房颤 持续性心律失常 病理生理学机制 进行性加重 高危因素 血栓栓塞 血流淤滞 
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疗效(ACCLAIM试验):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
《世界临床医学》2008年第4期655-663,共9页黄欣(译) 
背景有证据显示炎性介质促进了慢性心力衰竭的形成与进展。因此作者验证了这样一种假说,即免疫调节可能消除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这种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过去的12个月内,在门诊采用基于设备的非特异性免疫调节治疗(IMT)对纽约心...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特异性免疫调节 安慰剂对照 对照试验 随机 免疫调节治疗 心功能分级 病理生理学机制 
动静脉血栓形成间的联系
《世界临床医学》2008年第4期717-718,共2页徐永城(译) 
读者来信 Francesco Violi, Lorenzo Loffredo 动脉、静脉血栓形成可能具有类似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诱人假说。在近期Lancet中,Sorensen及其同事^[1]发表了他们进行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其中显示曾患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
关键词:动静脉血栓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 病理生理学机制 LANCET 读者来信 心肌梗死 危险因素 循环系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