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叙事

作品数:227被引量:365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邵子华王学谦刘慧朱永新李贺更多>>
相关机构:菏泽学院北京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中国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温情与抵抗:迟子建小说的生命叙事
《求是学刊》2025年第2期169-176,共8页于文秀 李慧军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俄苏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话语范式建构若干问题研究”(22BWW028);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意义生产与俄苏文学关系研究”(22&ZD279);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迟子建小说的抒情话语研究”(21ZWB173)。
迟子建的文学创作根植于东北大地,以其独特的目光和生命体验彰显了她的东北书写的厚重。她关于生命的叙事体现了她悲悯而不绝望、坚韧而不激进的生命哲学,她将个体生命置于自然与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中,直面生命的脆弱与苦难,拒绝沉湎于悲...
关键词:迟子建 生命叙事 温情 抵抗 现代性 
史铁生作品中的生命叙事探讨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4年第8期167-169,共3页康玲瑞 
史铁生是当代文坛中重要的作家,他以自身独特的生命体验为根基,通过别具一格的生命叙事模式创作出一系列优秀的文学作品,展示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哲学的探索。史铁生作品中的生命叙事主要通过苦难和生存追问两方面展开,一是通过对苦难的体...
关键词:史铁生 生命叙事 人生探索 
余华的生命叙事与死亡乌托邦——以余华《第七天》为例
《今古文创》2023年第36期25-27,共3页张聪俐 
余华擅长书写底层人民群众的苦难,《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这几部作品里接二连三地叙述了一个又一个悲惨命运的人生,这些生命被苦难与命运的不济包围。而余华在《第七天》同样以生命叙事,吟唱了死亡牧歌,想象了一个死亡乌托邦...
关键词:生命叙事 命运 生命状态 生命价值 
时代叙事与生命叙事的“叠影”书写——读朱辉小说《万川归》
《当代文坛》2023年第4期168-173,共6页苏笑嫣 
朱辉新作《万川归》以一代知识分子的生命历程为核心,在对主人公生活史与心灵史进行深入挖掘的同时,展现了时代的发展与变革,通过对形形色色人物命运的描绘,透视了当代中国改革时代的两个十年。小说中时代叙事与生命叙事叠合交响,显示...
关键词:朱辉 《万川归》 时代叙事 生命叙事 
《人生大事》中的生命叙事与成长寓言
《北京文化创意》2023年第1期29-34,共6页马旭 
教育部青年项目“健康中国背景下控烟宣教的媒介动员及助推策略研究”(21YJC860015);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后疫情时代虚假健康信息的扩散机制与分级管理研究”(21Q118)。
电影《人生大事》通过一系列殡葬故事、市井日常和拟家庭叙事,展现了被忌讳和被边缘化的殡葬从业者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描绘出小人物的成长蜕变和心灵救赎。依托殡葬行业的特殊性,电影对死亡仪式和死亡隐喻多有着墨,在具有自我性、生活性...
关键词:生命叙事 《人生大事》 成长 生命教育 
灾难的意义与转化——解读后灾难文学中的生命叙事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2年第4期167-183,共17页翁丽嘉 袁勇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两岸现代中国散文学史料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项目号:18ZDA264)的阶段性成果。
身处自然灾难频发的广袤大地之上,如何面对天灾,是人们体悟现实、展望未来时都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后灾难文学为受创者提供了一条表达创伤经验的途径,写下了受创者叩问生命意义、寻求自我救赎的心路历程,启发世人思考如何处理过去与未来...
关键词:自然灾难 后灾难文学 创伤记忆 生命叙事 
当下关怀与终极超越——雪漠小说《白虎关》的生命叙事
《河西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92-97,共6页袁田野 
雪漠的代表作品《白虎关》阐发了对生命的悲悯情怀与追寻终极的道心。通过对小说的生命意象、死亡叙事的分析,发现隐含作者对“痛苦”的叙写是以传统哲学中的“苦谛”思想探求苦的因缘,以寻找解脱的智慧。小说中几处火葬场景和疾病书写...
关键词:雪漠 白虎关 生命叙事 
触寻生命的沟壑——评王小忠《洮河源笔记》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27-30,共4页王玥 
《洮河源笔记》是作家王小忠的又一部散文力作。王小忠在特定的空间内以“我”或听者的身份、角度来收集故事,并倚赖“远行”式的漫游,到达了本雅明所强调的“远行人必有故事可讲”的状态。集中的散文都是“故事里有故事”,作者运用串...
关键词:王小忠 散文 生命叙事 
《野草·影的告别》:对“祥林嫂之问”的再回应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8期108-116,共9页刘骥鹏 
《影的告别》是作者对“影”(灵魂的象征)“告别”所依附之“人”(形体)的一种超现实艺术想象,也是对《祝福》中“祥林嫂之问”的艺术性回应。因为作者承受着痛苦的疾病折磨,也经历了多位亲友去世这样一种间接性的死亡体验,并经受了自...
关键词:《影的告别》 “祥林嫂之问” 弃世意愿 形影分离 生命叙事 
叙事医学框架下的生命温度与人文情怀——评《由我到我们:生命叙事与共情》被引量:1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2年第9期19-19,共1页赵良发 
日前, 笔者读了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叙事医学研究最新成果——《由我到我们:生命叙事与共情》, 该书的作者为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青年教师杨柠溪。笔者认为, 该书是国内叙事医学理论与实践有益探索的新范本之一, 它的...
关键词:生命叙事 哈尔滨工程大学 生命温度 理论与实践 人民日报 青年教师 共情 人文情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