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草建设

作品数:33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刘延春刘明杜春红孙艳华李树生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省林业厅双辽市林业局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草业科学》《当代生态农业》《吉林农业(学术版)》《新长征》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安市生态草建设调研报告被引量:1
《生物技术世界》2014年第11期21-21,共1页李俊有 金培林 金晓红 张志 
大安市2001年开展生态草工程建设以来,已完成生态草建设面积9万hm2,生态环境得到了恢复性改变,对本地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提高生态草经济效益,是今后生态草建设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生态草 建设 调研 
吉林省洮南市生态草建设工程综述
《北京农业(下旬刊)》2013年第A12期77-77,共1页魏勇 
吉林省洮南市生态草建设工程自2002年开始实施以来,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促进了周边地区农牧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了农业、牧业用地比重,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生态草 建设工程综述 吉林省洮南市 
大安市生态草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被引量:1
《吉林林业科技》2012年第1期7-9,共3页于海媛 李双福 
生态环境是"双刃剑"。如果着力保护和建设,它就会以丰厚的资源和良好的气候有情回报人类;如果过度索取或破坏,它就会引来各种灾害无情惩罚人类。大安市地处吉林西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土地"三化"现象非常严重,不仅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可...
关键词:生态草建设 调查与思考 
双辽市生态草建设的建议被引量:1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2年第2期204-204,共1页王德志 王新宇 孙雅娟 李申军 
双辽市通过几年的生态草建设,不仅使草原植被得到了恢复,也使三化现象有了明显的改变,经过调研,了解了发展现状,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几点意见。
关键词:“三化”草原 生态草建设 措施 成就 对策 
昔日盐碱地 如今米粮川 推行的是“政府引导+技术创新+民间资本”主营模式
《村委主任》2011年第5期54-54,共1页胡群 
作为世界三大盐碱地之一,吉林省西部是东北地区苏打盐碱化最严重的地区。据资料显示,吉林省西部盐碱地面积96.90万公顷,其中重度盐碱地面积为44.42万公顷。多年以来,国家和政府没少出钱集中治理盐碱地。但是,除了生态草建设,草...
关键词:政府引导 盐碱地 民间资本 技术创新 吉林省西部 草原植被恢复 集中治理 生态草建设 
浅析吉林省西部生态草建设被引量:1
《当代生态农业》2010年第3期119-120,共2页郑明章 
本文论述了生态草的内涵,环境背景,生态草建设的优势,技术措施以及治理荒漠化土地的做法。
关键词:生态草 盐碱地 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草建设让荒漠变绿洲
《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09年第3期129-129,共1页张海波 史彩华 
本文论述了生态草的内涵,进行生态草建设的环境背景,生态草建设的优势,生态草建设的技术措施以及发动社会力量治理荒漠化土地的做法.
关键词:生态草 盐碱地 生态环境建设 
吉林生态草守护黄金玉米带被引量:1
《经济视角》2007年第11期68-68,共1页
近年来,吉林省通过开展"生态草"建设,坚持实施生态省建设总体战略,在中西部4个市的13个县(市、区)治理"三化"(土地沙化、盐渍化、草原退化)草地41.5万公顷,严重沙化耕地退耕还林12.5万公顷。区域内严重的盐碱化、荒漠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关键词:生态草建设 吉林省 荒漠化土地 荒漠化治理 生态省建设 玉米带 盐渍化 土地沙化 生物多样性 总体战略 
吉林省西部的荒漠化治理途径——生态草建设研究被引量:6
《草业科学》2007年第1期7-12,共6页刘延春 赵彤堂 刘明 
在总结以往荒漠化治理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吉林省以生态草建设为主体的8种建设模式和治理吉林西部荒漠化的运作机制,以及治理的效果和经验启示。
关键词:荒漠化治理 生态草建设 林草复合植被 
吉林省生态草工程治理地球“溃疡病”效果显著
《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2006年第7期15-15,共1页齐海山 
新华网吉林频道6月20日电 吉林省自2000年启动生态草工程以来,目前已经完成520万亩的生态草建设。经过治理,吉林省西部原来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上已经逐渐草木繁盛,有的地方植被覆盖率已经达到95%以上。
关键词:吉林省西部 生态草建设 工程治理 效果显著 溃疡病 地球 植被覆盖率 新华网 草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