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恶化

作品数:1578被引量:2749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彭珂珊张桂华潘华盛林荣平叶士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土资源国务院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集团经济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部居民环保意识与新能源普及利用可能性研究
《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第12X期48-49,共2页袁静 
本文系“西安石油大学青年创新基金”项目资助.
发展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追求,是人类价值不断得以实现的过程。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人们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和如何评价发展”等问题作出了不同的回答。在过去的一百年里,人们奉行“大量生产...
关键词:新能源 环保意识 生态环境恶化 利用 居民 西部 社会经济背景 人类价值 
生态环境危机中的利益冲突
《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第09Z期42-43,共2页焦君红 
本文由石家庄经济学院2006年度科研项目资助.课题号:Y200644.
20世纪是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的世纪,也是生态环境空前恶化的世纪。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掠夺性的资源利用等问题的出现,不但使人类生存受到威胁,也制约了人类的发展。从本质上看,这场危机与其说是由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引发的...
关键词:生态环境危机 利益冲突 生态环境恶化 社会生产力 环境污染 资源利用 人类生存 类的发展 
循环经济化企业策略的最优化分析
《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第07S期103-103,共1页王秀萍 金超英 
该项目得到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07M004)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环境承载力弱,经济高速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与日俱增,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至今尚未根本扭转,矛盾非常突出。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
关键词:优化分析 企业策略 经济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环境承载力 人均资源 经济高速增长 生态环境恶化 
对“准失地”农民的思考
《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第05S期68-69,共2页程培先 刘海云 明雄 
一、概念的提出 农民耕地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由于自然灾害或生态环境恶化所造成的土地沙漠化,而使土地失去了耕种的基础;第二种原因是由于国家环境政策的实施而造成农民耕地的减少,如国家的退耕还...
关键词:农民 退耕还林(草) 土地沙漠化 失地 耕地减少 生态环境恶化 城市化进程 自然灾害 
关于陕北地区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问题的研究
《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第03Z期178-178,共1页黎洁 乔丽霞 
一.问题的提出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资源,是繁荣经济的源泉。据了解,陕北地区局部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形势严峻,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开发使大量的地下水被疏干,而且,煤矿井下涌水,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关键词:生态环境恶化 陕北地区 补偿费 征收 可持续开发 物质资源 资源开发 能源资源 
坚持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
《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第01S期15-15,共1页张玉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持续高速增长,GDP增长率维持在8%的高水平上,但经济发展同时产业结构层次不高、增长方式落后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能源,水及其他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日益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十分严峻。而经济高速发...
关键词:构建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 经济与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持续高速增长 GDP增长率 产业结构层次 生态环境恶化 
循环经济在萍乡生态农业中的应用被引量:1
《集团经济研究》2006年第11Z期134-135,共2页何萍 黎桂芳 
长期以来,在传统经济观念影响下实行的是对农业的掠夺式经营,对土地投入大量的化肥和农药,致使土壤次生盐渍化、水体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生物种群减少,不但造成农业的减产,更加剧了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环境污染。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
关键词:生态农业 循环经济 应用 萍乡 生态环境恶化 城市区域 农田面积 经济观念 
绿色会计与绿色GDP
《集团经济研究》2006年第10Z期288-288,共1页索广婷 
一、传统GDP的缺陷 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政府对国家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计量与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是否进步的最重要的标准。20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给人类生存带来空前的...
关键词:绿色GDP 绿色会计 国内生产总值(GDP) 20世纪60年代 生态环境恶化 经济社会 传统GDP 宏观计量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再认识被引量:2
《集团经济研究》2006年第10S期192-192,共1页宋宜存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逐渐认识到,大规模的工业发展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也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进入新世纪后,经济全球化、管理国际化和信息网络化已经成为时代的重要特征。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发展,促进了国与国之间...
关键词:责任问题 企业社会 20世纪50年代 生态环境恶化 经济全球化 再认 信息网络化 管理国际化 
发展循环经济 构建和谐社会
《集团经济研究》2006年第09S期12-13,共2页徐青 
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为我国带来了空前的物质财富。然而,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数量型经济扩张使我国经济增长与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超过1000美元,开始向中低收入国家迈进。国际经...
关键词:循环经济 和谐社会 低收入国家 经济增长方式 生态环境恶化 经济快速增长 资源短缺 人均GDP 科学发展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