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学

作品数:2250被引量:3942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曾繁仁程相占袁鼎生胡友峰张子程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美与时代(美学)(下)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论葛洪自然观及其美学反思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4年第1期23-26,共4页樊祥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重点项目“百年中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研究”(CX20220450)研究成果。
葛洪是东晋重要的道教理论家,他基于修仙习道的目的构建了较为系统的自然观,主要表现为对自然内涵的多维理解、物之泛灵论、物类变化观等。由于深受儒道思想的影响,葛洪的自然观经历了由“实”向“虚”的转变过程。葛洪自然观含蕴的“...
关键词:葛洪 自然观 生态美学 过度阐释 
爱德华·苏贾空间理论的生态美学意蕴探析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3年第3期38-41,共4页赵志莹 黄大军 
牡丹江师范学院2021年科技创新项目一般项目“爱德华·苏贾后现代空间理论中的生态美学思想研究”(kjcx2021-067mdjnu);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后现代空间理论的生态美学思想研究”(20ZWE239)研究成果。
爱德华·苏贾的空间研究“五部曲”内嵌着重构空间哲学与社会空间正义的生态美学维度,他具体以阿姆斯特丹和洛杉矶为对象展开个案解读,对资本主义社会所导致的空间问题与城市危机进行了深入探讨。苏贾后现代理论的“空间转向”内含着一...
关键词:爱德华·苏贾 空间理论 第三空间 空间转向 生态美学 
生态美学视域下的侗族歌谣功能探微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2年第12期54-57,共4页杨金松 
侗族歌谣艺术是侗民族的核心艺术之一。作为侗族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侗族歌谣艺术的产生及发展同它们生存的环境之间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侗族歌谣承载了侗族人民的真、善、美认知,也担负着认识、确立、塑造侗族人民真、善、美的作...
关键词:生态美学 侗族歌谣 功能 真善美 
生态美学视域下的隐居神话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2年第8期35-37,共3页何怡婧 
现代化带来发展的同时加深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距离和膈膜,城市的逼仄和对乡村的想象引发了城市人群对田园的热衷与向往,掀起了“归园热”。在生态美学的倡导下,以“生态整体论”的视角看待现今的归园热潮,其实也是以一种人文主义的目光...
关键词:生态美学 生态存在论 生态整体论 城市 乡村 隐居 
论动态平衡美学观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的重要观点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2年第7期4-7,共4页张子程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诠释理论下的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研究”(16BKS025)研究成果。
动态平衡是自然界的主要形态。自然在本质上是动态的,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观点。自然作为动态平衡的承载主体,其构成的多样性,必然会在动态平衡中呈现出美的多样性,这样也就形成了自然生态美的丰富性。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的动态平衡美...
关键词:动态平衡美学观 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 审美实践 
生态美学视域下美国文学中的“荒野”内涵新诠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2年第6期12-16,共5页江婧源 
“荒野”是美国生态文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其内涵经历了数度流变。殖民拓荒时期的“荒野”与清教思想相融,被描述为超越文明界限的恐怖“蛮荒”,受人敌视;发展至20世纪初,对“荒野”的敌视虽仍然存在,但也不乏对它的审美热情;20世纪后半...
关键词:荒野 生态美学 生态伦理 生态批评 
“危机”与“生机”:“生态文明美学”与“生态美学”之比较被引量:1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1年第10期29-32,共4页王雪柔 
远古时代人类就有关于寻找合适的生存家园与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生态环境意识,农业文明时代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以及与自然的关系更加亲密,进入工业化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紧张。以美学实践连结人与自然是一条于“危机”中寻求“生机...
关键词:生态美学 生态文明美学 人类命运共同体 
浅谈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视域下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被引量:1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1年第9期15-19,共5页朱晓彤 
复旦大学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性内涵”(20WZZX61)阶段性成果。
受制于西方主客二分的哲学思维模式,“生态美”一直处于被遮蔽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揭示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并不断变化的关系,具有批判理性传统和资本逻辑的双重意蕴,贯穿于其中的是对美学实践性的突出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与自...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美学 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 
中国生态艺术的类型与特征探究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1年第6期41-43,共3页张妮 
由于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和生态学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此相关的一些理论概念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对象,与生态有关的交叉学科的研究也越来越多。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蔓延至全球,生态问题再一次正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如何与自然...
关键词:生态危机 中国生态艺术 疫情 生态美学 
生态美学视角下王羲之书法艺术浅析被引量:6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1年第5期78-80,共3页朱奕璇 
2019年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gxun-chxps201950);2019年广西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18SCXZD02)研究成果。
"书圣"王羲之在书法史上获得普遍的认可和赞颂,是因为他的作品具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体现了"中和"之美。"中和"这个概念在儒家思想以及中国传统观念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从对君子的规范逐渐扩展到对于文学、艺术的期待。"中和"之美,是...
关键词:生态美学 王羲之书法 中和之美 形态之美 意蕴之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