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模式

作品数:99被引量:489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宋炜郑良勇于鲁冀黄向向李瑶瑶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郑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红壤退化阻控的关键技术与生态修复模式
《中国科技成果》2012年第23期70-71,共2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红壤退化的阻控和定向修复与高效优质生态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
我国东南部红壤丘陵区(云贵川以东、长江以南)面积约113万平方公里,红壤退化已造成红壤区土地生产力下降,严重制约了红壤区域特色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果的发展。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红壤退化的阻控和定向修复与高效优质生...
关键词:红壤退化 生态修复 技术 土地生产力 长期定位试验 经济林果 经济作物 试验示范 
南水北调济平干渠工程生态修复模式和效益研究被引量:4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1年第1期18-20,共3页宋炜 郑良勇 侯新民 
"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CB407206;2007CB4072005);"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9B02)
在全面总结南水北调东线济平干渠工程生态修复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水土保持监测成果,对济平干渠工程生态修复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济平干渠生态修复可以分为防护林模式、植物护坡模式、管理区及防护林苗木基地模式3种配置模式。...
关键词:南水北调 济平干渠工程 生态修复模式 水土保持监测 效益 
松潘生态修复模式区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研究被引量:5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7期131-137,共7页郝云庆 王金锡 朱万泽 杨军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生态脆弱区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保育技术开发(2006BAC01A15)
九寨-黄龙世界自然遗产地位于我国西部典型的山地生态脆弱区,自2001年以来松潘县在退耕还林工程进行了不同树种配制模式的实践,共计营造了12个生态经济林模式.它们分别为:1.枸杞,2.沙棘,3.山桃+云杉,4.山杏+云杉,5.云杉,6.西蜀丁香+陇...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 生物多样性 亚高山区 稳定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