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退化

作品数:21被引量:26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波陈永强柳云龙陈世发赵其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昌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水土保持学报》《科技进步与对策》《地理科学进展》《水土保持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复合微生物肥料对红壤退化区土壤的改良作用被引量:1
《亚热带水土保持》2024年第2期25-29,45,共6页林晨 王应灿 徐智勇 姚虹 陈宏 
针对红壤退化区肥力低下,保肥保水能力弱的现状,本研究利用项目组研制的复合微生物肥料,探讨其在改善红壤裸土区土壤物理化和生物学特征的调理作用。试验表明,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有效改善土壤物理特性,减轻土壤酸化问题,显著提高有机质...
关键词:微生物肥料 水土保持 土壤调理 红壤 
红壤退化地杨梅林土壤对养分补偿的响应被引量:2
《福建林业科技》2021年第1期1-7,共7页江仲鹏 郑婉铮 李丽红 林强 陈世品 冯丽贞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D15B01);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项目(CXZX2018127);福建省水利科技项目(闽水科外2018024)。
2016年在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车寮村杨梅园以东魁杨梅(Myrica rubra cv.DongKui)林为试验材料,在了解当地东魁杨梅的栽培情况及对林下土壤养分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复合肥、菌肥、磷肥、菌肥+磷肥4种土壤养分补偿试验,分析0~20、20~40 cm土...
关键词:杨梅 土壤养分 施肥 
养分补偿对红壤退化地东魁杨梅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20年第6期693-698,共6页李丽红 林强 林文俊 陈世品 冯丽贞 张思庭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D15B01);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项目(CXZX2018127);福建省水利科技项目(闽水科外2018024)。
【目的】筛选最佳养分补偿配方,改善杨梅品质,提高我省贫瘠山地杨梅产业的经济效益。【方法】以福建省长汀县东魁杨梅(Myrica rubra cv.Dongkui)为试验材料,在了解当地栽培情况和林下土壤养分分析的基础上,对杨梅林进行施肥处理,并测定...
关键词:东魁杨梅 养分补偿 果实品质 
江西退化红壤区3种森林恢复模式的枯落物和土壤表层水文功能研究被引量:20
《水土保持学报》2020年第4期158-163,共6页温林生 邓文平 彭云 白天军 郑希玲 丁翊东 刘苑秋 
江西省林业厅科技创新专项(2018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60236)。
为探讨退化红壤区植被恢复对枯落物层及土壤层的水源涵养功能影响,进一步揭示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功能效应,采用室内浸水法和环刀法分别测定了3种恢复模式(木荷纯林、马尾松纯林、马尾松间伐补木荷林)的枯落物层与0—20 cm土层的持...
关键词:红壤退化区 植被恢复模式 枯落物 土壤 水源涵养 
红壤退化与修复长期研究促进东南丘陵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被引量:19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年第7期746-757,共12页孙波 梁音 徐仁扣 彭新华 王兴祥 周静 李忠佩 赵学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200300);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FZD-SW-112)
我国东南红壤丘陵区面临侵蚀、酸化、肥力衰减、重金属污染、季节性干旱等退化问题,造成红壤生态系统退化和土地生产力下降,制约了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985年鹰潭红壤生态实验站建站以来,系统开展了红壤生态系统的长期观测和生态学...
关键词:红壤丘陵区 耕地退化 大团聚体培肥 生态修复 土壤污染治理 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红壤退化地森林恢复后土壤有机碳对土壤水库库容的影响被引量:7
《生态学报》2017年第1期238-248,共11页黄荣珍 朱丽琴 王赫 贾龙 刘勇 段洪浪 吴建平 刘文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160179);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1BAB204033);江西省水利厅科技资助项目(KT201546);江西省高等学校"十二五"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学科培育基金资助项目
亚热带红壤侵蚀退化地实施生态恢复后生物生产力恢复迅速,但土壤尤其是土壤水库的功能并未获得同步恢复,导致土壤水库对于降水和地表径流的调节能力低下,区域性洪涝灾害和季节性干旱依然突出。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研究...
关键词:土壤水库 库容 土壤有机碳 典型相关分析 森林恢复 红壤 
南昌工程学院科研项目介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外源有机碳对红壤退化地微团聚体形成与稳定的影响机制(项目批准号:31660192)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经过三十多年卓有成效的生态恢复和综合治理,我国南方广大红壤丘陵区侵蚀退化地的植被覆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依然存在“远看绿油油,近看水土流”、“空中森林”等现状与突出问题。究其原因,实施生态恢复后,森林植被得以快速恢...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红壤退化 科研项目 工程学院 有机碳 机制 稳定 体形 
服务三农 情系红壤——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实验站高级农艺师高菊生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6年第7期62-62,共1页郑燕 
高菊生,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实验站高级农艺师。长期工作于科研一线,从事水稻长期定位试验、红壤生土熟化过程长期定位试验、耕作制度、草山草坡改良研究、红壤退化恢复与重建等项研究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主持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
关键词:中国农业科学院 红壤退化 农艺师 实验站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长期定位试验 服务 种质资源创新 
云南高原喀斯特山原红壤退化中的表层土壤水分变异被引量:7
《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第11期433-437,共5页程燕芳 王嘉学 许路艳 王家文 张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061021);云南省科技计划(编号:2012CA024)
山原红壤是云南高原的一类特殊土壤,近年来退化严重,多年寸草不生的红裸土景观广泛发育,表层土壤水分直接影响植物生长与退化山原红壤的生态修复。为认识山原红壤退化中的表层土壤水分变异规律,进而深入认识山原红壤退化的机理、过程及...
关键词:云南高原 喀斯特山原红壤 土壤退化 持水能力 供水能力 渗透能力 水分变异 
加强红壤退化分区治理,促进东南红壤丘陵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被引量:14
《土壤》2015年第2期204-209,共6页孙波 董元华 徐明岗 曾希柏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1CB10050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DC6B00)资助
本文概述了我国东南丘陵区红壤退化现状、原因和治理意义,总结了30年来不同阶段红壤退化治理的成果,分析了红壤区域进一步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途径。论文提出针对红壤区域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多重目标,...
关键词:红壤退化 流域尺度 生态修复 高效生态农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