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育种

作品数:86被引量:521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耀祥陈学求李平李仁端周开达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贵州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杂交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疆棉花多亲本混交优选育种技术研究及应用被引量:4
《棉花科学》2018年第5期12-14,19,共4页陈丽君 孔杰 王为然 宁新民 朱家辉 孔繁阳 阿里甫.艾尔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七大作物育种专项(2017YFD01016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60306;31660411);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资助(CARS-15-0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2016B01001)
为培育出在新疆高密度种植模式下具有重要竞争优势的棉花新品种,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多年育种研究工作,探讨了新疆棉花品种育种技术途径。提出了互补亲本中低代优势群体系间混交和高代株系系内姊妹交的种质创新策略,构建了"优...
关键词:机采棉 杂交育种 混交优选 生态育种 
棉花:中棉所88号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3年第10期19-19,共1页
审定编号:甘审棉2013003 品种名称:中棉所88号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北疆生态育种试验站 品种来源:以293母本,奥350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原代号292185。
关键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中棉所 品种名称 生态育种 选育单位 品种来源 杂交选育 试验站 
赤峰地区系列高粱杂交种系谱分析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年第5期53-54,共2页王立新 马尚耀 成慧娟 葛占宇 严福忠 李永娟 贺永军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nycytx-12-04-04);"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6BAD02B00)
利用生态育种的观点通过分析赤峰地区审定且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高粱杂交种及其亲本系谱,从中找出对选育适应本生态区域种植的新品种有益的东西。亲缘关系越远,杂种优势越明显。以此科学的制定育种目标,选择理想的种质材料、熟期范围、杂...
关键词:系谱分析 生态育种 高粱杂交种 
津优12号黄瓜栽培技术要点
《北方园艺》2008年第6期92-92,共1页魏杰 李波 
关键词:天津市黄瓜研究所 栽培技术要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 秋大棚栽培 研究与开发 杂交一代 生态育种 品种选育 
转基因植物研究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年第1期35-35,共1页
关键词:转基因植物 转基因抗虫棉 转基因棉花 转基因技术 远缘杂交 化学诱变 生态育种 穿梭育种 
转基因杂交棉“南抗3号”试验成功
《河北农业》2001年第3期8-8,共1页冀宣张 
关键词:转基因杂交棉 南抗3号 生态育种 基因工程 试验 
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生态育种的理论与实践(综述)被引量:5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448-450,431,共4页李仁端 李平 周开达 
根据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农垦88S的温光反应特性及其遗传特点,长江流域对实用籼型光温散核不育系的要求,利用我国丰富的光温资源,提出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生态育种法,已选育出一批较为实用的光温敏核不育系,并发现光温敏核不育再生复育(...
关键词:杂交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 生态育种 水稻 
再生复育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蜀光601s的选育与利用被引量:4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428-431,共4页李仁端 李平 周开达 罗光键 
国家"863"计划资助
利用光温敏核不育系8902s为基因供体,与明恢63/CPSL017F选株杂交,分离世代在四川低温长日下选败育株,在海南陵水高温短日下选可育株的循环双向选择,选育到具有一定光敏性,败育起点温度低的蜀光601s,其民交习性好,配合力较高,并...
关键词:光温敏核不育 再生稻 杂交水稻 生态育种 
小麦生态育种刍议被引量:1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68-69,共2页茹振钢 王士杰 张守才 
根据我国小麦育和研究现状作者提出小麦生态育种的新观点,指出小麦生态育种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主张面对小麦各类生态区灵活运用阶梯式复合杂交、不拘一格地创造和选择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各种优良基因型,定向培育、定向投放.
关键词:生态育种 复合杂交 生态环境 品种类型 生态区 推广品种 亲本材料 育种单位 杂种后代 生态特点 
大豆育种的分类、良性循环及其控制论被引量:2
《东北农业科学》1986年第2期46-56,共11页田佩占 
根据什么育种?怎么去育种?是作物育种实践提出的重要理论问题。育种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现代化的育种也必然是生态学、生理学、遗传学、病理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那么又是根据什么把这些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呢?如何从战略上...
关键词:大豆育种 生态育种 性状表现 配合力 育种方向 品质育种 品种间杂交 基础群体 多抗性 亲本选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