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自然观

作品数:303被引量:612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莫放春孙道进黄斌王雨辰张晓瑞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政治法律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立论依据被引量:6
《理论建设》2024年第1期17-25,共9页刘晨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迈向第二个百年对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新贡献研究”(21&ZD020)。
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是任何国家走向现代化都必然面临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迫切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屡屡造成生态危机不同,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即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最大程度实现人与自...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 生态自然观 生态文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生态意蕴被引量:1
《决策与信息》2023年第11期38-46,共9页邓欢 
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逻辑研究”(编号:22BKS069)成果。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蕴含着以“生命共同体”为基础的生态自然观、以“两山”理论为价值旨归的生态价值观、以“绿色发展”为特质的生态发展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生态观、价值观和实践观的理论延伸,不仅是对人与...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生态意蕴 生命共同体 生态文明 生态自然观 生态价值观 生态发展观 
毛泽东生态自然观及其评价与启示被引量:1
《武夷学院学报》2023年第8期19-25,共7页唐建兵 冯妍妍 
2021年安徽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AHSKXZX2021D07)。
毛泽东生态自然观是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并从中外优秀文明成果中汲取生态智慧、营养,观察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产物。其内涵意蕴包括:人类源于自然、依赖于自然、发展于自然;改造利...
关键词:生态自然观 毛泽东 发展轨迹 经验启示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启示和实践启迪
《昌吉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25-32,共8页唐建兵 张晨瑶 
安徽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百年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AHSKXZX2021D07);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双碳目标阈下安徽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2023CXZ021)阶段性研究成果。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是以实践劳动为基础,促进人与自然深度融合、高度统一的人化自然观,其生态自然观意蕴深远、内涵丰富、哲理深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互利共生的生态文明正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视域下的人类文明形态。马克思生态自然观中...
关键词:马克思 生态自然观 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视域下乡村生态振兴的实践进路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7-11,共5页夏荣涛 左群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编号:17JJD77020);江西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理论研究创新工程项目(编号:22QM26)。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论证了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劳动使人与自然形成共生关系,真正的人的生产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解的有效途径等观点。马克思生态自然观与我国乡村生态振兴事业具有深刻...
关键词:马克思 生态自然观 乡村生态振兴 实践进路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内涵及时代价值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年第2期5-6,共2页王馨伟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发展的总体质量相对较差,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为改变多年来的重发展轻质量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为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相继提出一系列为改善和治理生态环境的新理念、新举措,涵盖社会主义生产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自然观 生态发展观 生态社会观 生态民生观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两山论”的理论渊源及其实践路径被引量:17
《理论月刊》2020年第11期11-18,共8页王丽敏 
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优先引导专项“环境史与生态文明行为研究”(W05)。
"两山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揭示了生态环境与发展生产力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它源自"天人合一"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中国社会对森林及环境保护的重视以及国际环境保护运动。生态环境与发展生产力...
关键词:“两山论” 天人合一 生态文明 生态自然观 生态实践 
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及其实践价值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1-8,共8页汤俪瑾 周岳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WK2111070006);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转化为中医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研究”(SK2019A0250)。
习近平总书记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内含人与自然是有机整体的应有之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以及系统治理环境问题的根本方法,展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统一性,是破解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科学构想。这一理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
关键词: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 中国传统生态自然观 实践价值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内涵与时代价值被引量:37
《理论探讨》2020年第2期33-39,共7页姚修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研究”(18JD710080)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着眼于人类文明形态转换的历史视野的一种文明观,它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性方向,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主要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五位...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自然观 生态发展观 生态社会观 生态民生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特征与时代价值被引量:49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69-76,共8页魏华 卢黎歌 
教育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研究专项"(17JFZX059)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以"生命共同体"理论为基础的生态自然观、以"两座山"理论为核心的生态价值观、以"像对待眼睛与生命一样"为理念的生态义利观、以"绿色发展、和谐共生"为目标的生态发展观和以"文明兴衰"理论为要...
关键词:习近平 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自然观 生态价值观 生态义利观 生态发展观 生态社会观 生命共同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