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土建筑

作品数:272被引量:672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波石丹卜永红穆钧周铁钢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重庆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尼龙网与铁丝加强的改性生土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2
《建筑结构》2019年第5期53-57,共5页谷伟 张延年 顾亚洁 常萍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J08B0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2015-K2-016);浙江省基础公益计划研究项目(LGF18E080009)
为了研究采用尼龙网和直径为4.064mm的8号镀锌铁丝作为加强措施的改性生土墙体抗震性能,设计了两片采取上述加强措施的改性生土墙体试件和一片未采取上述加强措施的改性生土墙体试件,通过拟静力加载试验,对比分析了墙体试件的破坏特征...
关键词:生土建筑 改性生土墙体 尼龙网 8号镀锌铁丝 抗震性能 拟静力试验 耗能能力 
“长板椽筑”:闽东传统民居中的夯土特色研究被引量:2
《建筑与文化》2019年第1期237-239,共3页吴任平 谢虹禹 季宏 
十二五国家支撑计划课题"田园社区城郊型美丽乡村建设综合技术集成示范"(编号:2015BAL01B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近现代工业遗产动态信息的记录方法与适应性应用研究--以福建为例"(编号:51308122)
"长板椽筑"是一种流行于闽东山区独特的传统夯筑技法。文章以屏南县等闽东地区的代表性传统夯土民居为例,从营造方式与艺术特色方面入手,深入分析"长板椽筑"技法与夯土墙的独特之处,为传统闽东传统民居的修复保护及传承提供理论依据与...
关键词:生土建筑 长板椽筑 闽东民居 夯筑技法 地域特色 
乡土聚落的重生——陕西省三原县柏社村地坑窑改造示范
《建筑与文化》2017年第12期12-17,共6页李蔓 崔陇鹏 孙鸽 吕育慧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西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社区功能提升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2013BAJ10B08)
“万物生于土,而终归于土。”以土为材,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营造传统,这种就地可取的自然材料,造就了各地区丰富绚烂的民居建筑文化。然而,在当今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生土的认知已经逐渐消失,生土建...
关键词:三原县 陕西省 生土建筑 示范 改造 地坑 聚落 乡土 
南方传统生土建筑夯土墙的水稳定性及其加固保护技术被引量:10
《华中建筑》2016年第10期59-62,共4页吴任平 叶坤杰 关瑞明 
十二五国家支撑计划课题"田园社区城郊型美丽乡村建设综合技术集成示范(2015~2018)"(编号:2015BAL01B03);十二五国家支撑计划课题"传统古建聚落规划改造及功能综合提升技术集成与示范(2012~2015)"(编号:2012BAJ14B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类设计理论的历史街区动态保护及其社区再造模式研究(2013~2016)"(编号:512781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传统古建聚落砖木结构类传统居住环境居民"自助式"保护与功能改善研究(2013~2016)"(编号:512781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资助项目"近现代工业遗产动态信息的记录方法与适应性应用研究--以福建为例(2014~2016)"(编号:51308122)
生土建筑是人类社会产生最早的一种建筑类型,经过上千年的建造经验与历史积淀,留下了众多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该文通过田野调查、样本采集以及史料查证,分析夯土墙体在水侵蚀作用下的不同破坏情况;密切关注设计、施工、环境和材料...
关键词:生土建筑 夯土墙 修复保护 水稳定性 人工钙化 
现代夯土建造技术在乡建中的本土化研究与示范被引量:30
《建筑学报》2016年第6期87-91,共5页穆钧 周铁钢 蒋蔚 陆磊磊 王帅 李强强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L06B04);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计划(2014KCT-31)
介绍了为克服传统夯土建造技术存在的固有缺陷而在甘肃会宁县开展的"现代夯土民居建造研究与示范"项目,将现代夯土优化机理引入我国农村建设领域,通过一系列基础研究和示范建设,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地域适宜性的现代夯土农房建造技术体系...
关键词:夯土建造技术 夯土材料优化 生土建筑 乡村建设 
国际生土建筑中心的生土建筑教育与推广被引量:4
《建筑学报》2016年第4期14-17,共4页吴瑞 张驰 王毛真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L06804);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计划(2014KCT-31)
通过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土建筑、建造文化和可持续发展"教席所在地"法国格勒诺布尔国立高等建筑学院国际生土建筑中心"在生土建筑教育与推广方面的经验介绍,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回归建筑学最基本的原点。
关键词:生土建筑 国际生土建筑中心 生土建筑教育 生土建筑推广 国际生土建筑节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生土建筑综合效益评价被引量: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3期330-334,共5页张荫 王波 张建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008BAJ08B011-03)
房屋建筑的综合效益是房屋从建造过程、运营使用和维护一直到回收循环再利用的全过程的效益.目前对生土建筑的综合效益评价尚未形成一个评价体系.本文从生土建筑本身的具体特点入手,从技术安全性、成本、环境及社会效益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生土建筑 综合效益 层次分析法 权重 
生土建筑物理环境研究——以豫西陕县天井窑洞为例被引量:1
《华中建筑》2011年第2期161-163,共3页周芸 任俊龙 唐丽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编号:2006BAJ04A02)
不同的生态环境、地理气候条件决定着其区域的建筑形式,豫西天井窑洞是适应黄土高原气候的一种生土建筑。生土建筑的环境问题一直是建筑学关注的重大课题,而其物理环境的研究则是最基本的研究,该文通过对其室内热舒适度的考察、测定、...
关键词:生土建筑 物理环境 天井窑洞 热舒适性 温度 相对湿度 气流速度 
基于有限差分法在生土建筑中的运用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0年第6期16-18,共3页姬栋宇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J04A02)
通过靠崖窑生土建筑的变形分析,得出靠崖窑窑洞的位移变形特征为窑室周围土体的变形,通过利用弹塑性有限差分数值方法对三孔一列半圆拱靠崖窑计算,验证弹塑性有限差分数值方法在生土建筑结构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靠崖窑 生土建筑 变形分析 
中国古代土工建造方法被引量:23
《敦煌研究》2008年第5期81-90,共10页张虎元 赵天宇 王旭东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资助项目(2006BAK30B02)
我国有大量土建筑遗址,它们在建筑形态和建造技术上各不相同,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对多处古代典型生土建筑的施工技术和建造方法做了考察,将我国古代土工建造方法归纳为挖余法、夯土法、垛泥法、土坯砌筑法和...
关键词:生土建筑 建造方法 土遗址 物理性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