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作品数:61被引量:25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张琴李成文孙海涛薛富善李志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疾病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老年人身心疾病25例临床分析与思考
《基层医学论坛》2013年第14期1903-1904,共2页李海娥 郭健 
老龄是人生的必经阶段,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这标志着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一些慢性疾病本身及由于疾病引发的心理不适逐渐成...
关键词:身心疾病 老年人 临床分析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 老龄化社会 普查结果 心理不适 
护患沟通的临床意义及体会
《实用医技杂志》2010年第11期1085-1086,共2页耿面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向着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护士的工作也由简单的打针送药、疾病监护等技能性活动转向包括有心理护理、护理艺术及健康教育等整体护理。
关键词:临床意义 护患沟通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现代科学技术 心理护理 疾病监护 整体护理 健康教育 
重复经颅磁刺激与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年第10期957-959,共3页严婷婷 顾正天 何明利(审校) 
近20多年来,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及以后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治疗情感障碍性疾病,特别是抑郁症方面是一种新的、非侵入性的、无痛的、安全的治疗工具。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后抑郁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治疗工具 障碍性疾病 脑卒中患者 非侵入性 医学模式 
呼吸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4
《临床肺科杂志》2008年第11期1465-1466,共2页刘姝梅 黄河 郭桂玲 季淑玉 汪秀芹 郭式敦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疾病缓解期 呼吸锻炼 生活质量 肺功能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社会活动能力 COPD缓解期 
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护士的素质要求被引量:5
《家庭护士(专业版)》2008年第9期824-825,共2页张红玲 王思珍 张晓梅 
关键词:整体护理模式 自身素质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以病人为中心” 以疾病为中心 多元化服务 护士 医学模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评估指标的现状与评价被引量:12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年第7期1023-1025,共3页陈美玉 汤彦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评估指标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疗效 急性发作频率 医学模式 生物学指标 研究对象 气流受限 活动能力 
病由“心”生:压力背后的健康危机
《大众医学》2006年第5期6-13,共8页洪昭光 杨菊贤 徐飚 徐可树 郭国际 季建林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医学界就已提出:现代医学应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也就是说。现代医学不仅要关注躯体疾病,更应关注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转眼30多年过去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
关键词:健康危机 工作压力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 躯体疾病 现代医学 社会因素 心理因素 生活节奏 人类健康 
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全方位开展社区护理
《中华当代医学》2004年第6期106-106,共1页李桂兰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的重点也逐渐由遵医嘱治疗疾病转移到健康保护和健康促进上来,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我保健和社区参与将成为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意味着护士的职能将从“救死...
关键词:健康促进 社区护理 护理工作 院内 医院 治疗 全程护理 病房护理 疾病康复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