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作品数:61被引量:25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张琴李成文孙海涛薛富善李志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病人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探讨护理干预对断肢再植病人焦虑的影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第88期341-342,共2页林玉芳 孙以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断肢再植病人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行断肢再植手术的6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34例)和干预组(34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护理干预,并...
关键词: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断肢再植 焦虑 抑郁 护理效果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护理对断肢再植病人负性情感及社会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全科护理》2017年第2期216-218,共3页王伟风 
[目的]探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护理对断肢再植病人负性情绪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断指且进行再植手术的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断肢手术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引入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进行护理,采用...
关键词:断肢再植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负性情感 社会功能 
心理行为干预对术前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被引量:1
《福建医药杂志》2013年第2期178-178,181,共2页蔡丽 张代场 翁迪贵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是现在医学模式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医学专家认为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焦虑是最为多见的心理反应,严重时会影响手术、麻醉的顺利进行及术后身体的恢复叫。随着优质整体...
关键词:心理行为干预 术前患者 焦虑情绪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术前访视病人 医学模式 心理因素 医学专家 
肿瘤术后化疗病人抑郁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护理研究(下旬版)》2011年第2期542-543,共2页胡倩倩 王维利 宋江艳 李成 
随着医学模式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换,对于躯体疾患,人们更加关注其社会经济、生活习惯、个性、情绪等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肿瘤病人抑郁程度较重、抑郁反应较强烈。并且肿瘤病人个性特征和精神心理因...
关键词:抑郁程度 人格特征 化疗病人 肿瘤术后 相关性分析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 心理社会因素 
手术室护理纠纷的表现及防范措施被引量:1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21期2671-2672,共2页韩喜艳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工作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护理纠纷 生物-医学模式 手术室护士 “以病人为中心” 治疗效果 手术配合 
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护士的素质要求被引量:5
《家庭护士(专业版)》2008年第9期824-825,共2页张红玲 王思珍 张晓梅 
关键词:整体护理模式 自身素质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以病人为中心” 以疾病为中心 多元化服务 护士 医学模式 
浅谈整体护理在我国实践的反思被引量:4
《家庭护士(下旬)》2007年第6期71-72,共2页高奋丽 张丽 
整体护理是一种观念,20世纪70年代,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提出的同时,新的护理理论体系日臻完善,而整体护理的观念也正被世界各国护理工作者所接受。整体护理是以系统的方法将病人看作一个心理社会的整体,以病人为中心满足病人全身...
关键词:整体护理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护理工作者 病人为中心 系统化 护理理论 心理社会 护理程序 
现代护理模式下的护士角色
《家庭护士》2006年第02X期50-51,共2页张嫦莲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即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护理转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并且把护理程序系统...
关键词:现代护理模式 护士角色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病人为中心 整体护理 现代护理观 医学模式 功能护理 护理程序 护理管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