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性评价

作品数:172被引量:606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陈斌张丽阳罗绪刚吕林程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四川大学扬州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碳化二亚胺作为胶原蛋白交联剂的生物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5年第10期2510-2513,共4页唐洪 刘俊利 朱长宝 王富友 杨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1130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27198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142G01)
目的对碳化二亚胺(EDAC)的生物安全性,探讨其作为交联剂是否有毒。方法取3只健康的大白兔,皮内注射浓度为1%和2%的EDAC生理盐水溶液200山,于2、4、24、48h和1周观察皮肤有无水肿、红斑,计算原发刺激指数,判断皮肤刺激反应类型...
关键词:碳化二亚胺 毒性 交联 胶原蛋白 
基于微量量热技术的注射用增溶辅料生物安全性评价被引量:2
《科学通报》2010年第35期3384-3390,共7页张少锋 鄢丹 唐慧英 杨明 王跃生 肖小河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课题(2009ZX09502-003;2009ZX09308-00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I55B04);国家公益性中医药行业专项(200708006)资助
为筛选适宜的注射用增溶辅料、减少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嗜热四膜虫BF5为模式生物,建立基于微量量热技术的注射用增溶辅料生物安全性评价方法.恒温28℃时,监测不同注射用增溶辅料(泊洛沙姆188、吐温80、吐温20、聚乙二醇600、聚乙二...
关键词:注射用增溶辅料 生物安全性 微量量热技术 嗜热四膜虫BF5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