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大灭绝

作品数:250被引量:343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冯伟民陈国章童金南戎嘉余黄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二叠纪末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后介形虫个体发育的差异响应
《地球科学》2025年第3期1023-1036,共14页袁爱华 万俊雨 赵奎 马雪峰 冯琴霜 喻建新 冯庆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2430209,41730320,40902002).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发生了显生宙规模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但介形虫仍有较为丰富的化石产出,为研究生物在灭绝与复苏过程中的适应性演化提供了重要载体.本研究以该时期浅海环境广泛分布的4个介形虫种为研究对象,对1172个壳体大小进行了测...
关键词:二叠纪-三叠纪之交 生物演化 介形虫 个体发育 壳体大小 地层学 环境影响 
二叠纪末超级厄尔尼诺的生物灭绝效应
《科学通报》2024年第35期5079-5081,共3页孙亚东 Alexander Farnsworth Michael M.Joachimski Paul B.Wignall Leopold Krystyn David P.G.Bond Domenico C.G.Ravidà Paul J.Valdes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21001,42272022)资助.
在工业革命之前,巨量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归因于大火成岩省的喷发.显生宙以来的大火成岩省有数十个,但能引发极热事件的却只有十几个,能引发生物灭绝的则更少,达到二叠纪末大灭绝规模的则绝无仅有.这种现象挑战了人们对地球气候系统拐点...
关键词:大火成岩省 二叠纪末 生物灭绝 显生宙 大洋缺氧 极热事件 生物大灭绝 二氧化碳 
来宾蓬莱滩“金钉子”
《南方自然资源》2024年第10期45-47,共3页覃森萍 
蓬莱滩剖面位于广西来宾市兴宾区以东约20千米处的红水河南岸,该剖面不仅记录了瓜德鲁普统上部到乐平统下部的连续沉积,还含有完整且可进行区域间对比的远洋牙形类化石系列及其他多种化石,是建立“金钉子”和研究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
关键词:金钉子 区域间对比 乐平统 蓬莱滩 连续沉积 生物大灭绝 二叠纪末期 瓜德鲁普统 
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的遗迹化石定量表征特征:以华南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为例被引量:3
《古地理学报》2023年第2期405-418,共14页丁奕 张立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602112、42002004);陕西省教育厅一般专项项目(编号:22JK0374);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12300410349);河南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编号:NSFRF200340);河南理工大学创新型科研团队(编号:2022-05);渭南师范学院人才项目(编号:2021RC28)共同资助。
地质历史时期的重大生物—环境事件往往伴随着古海洋海水氧化还原条件的改变,而遗迹化石作为原位保存的生物成因沉积构造,对于解读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具有显著的优势。通过对前人常用的遗迹学参数进行分析总结,发现遗迹化石多样性、生...
关键词:古海洋 氧化还原条件 遗迹化石 生物扰动 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 
急骤漫天泻浪潮:回望2.3亿年前晚三叠世卡尼期湿润幕(CPE)
《化石》2023年第1期20-23,共4页李世鑫 张廷山 曾建理 马知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972120,42172129);现代古生物与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编号173131)联合资助成果。
“CPE”名称的由来三叠系是中生代的首个年代地层单元,是继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后,生物逐渐复苏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古生代生物群逐渐消亡向现代生物群开始形成转变的过渡时期,其起始于距今2.52亿年前,结束于2.01亿年前,延续了约5100万年。
关键词:地层单元 晚三叠世 生物群 二叠纪末 生物大灭绝 卡尼期 三叠系 CPE 
东秦岭陕西聂家沟剖面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沉积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古地理学报》2022年第4期649-662,共14页李飞洋 张立军 李泰然 杨琦琦 牛永斌 宋慧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602112);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12300410349);河南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编号:NSFRF200340);河南理工大学创新型科研团队(编号:2022-05)。
东秦岭陕西镇安聂家沟地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发育一套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序列,较完整地记录了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前后浅海碳酸盐岩台地相生物群落演替及环境变化等信息,是研究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前后生态环境变化与沉积响应的理...
关键词:碳酸盐岩微相 生物群落演替 沉积环境 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 秦岭 
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后Skolithos遗迹化石的古环境意义:以豫西和尚沟组为例被引量:1
《古地理学报》2022年第3期461-478,共18页邢智峰 李婉颖 齐永安 郑伟 许欣 张湘赟 李妲 吴盼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772110,41872111,41102008,41902113);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编号:20A170010);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2102310336)联合资助。
豫西地区下三叠统遗迹化石记录了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事件(PTME)后遗迹群落由残存向复苏的演变,其中Skolithos以垂直或高角度倾斜于岩层面、被动充填为典型特征,广泛保存于下三叠统和尚沟组。文中以登封、宜阳地区下三叠统和...
关键词:早三叠世 Skolithos遗迹化石 高生态压力 古环境意义 
三叠纪末生物大灭绝
《化石》2022年第1期27-30,共4页冯伟民 
三叠纪是紧接着二叠纪之后的一个纪,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这个时代开创了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空前繁盛。三叠纪始于距今2.52亿年,结束于2.01亿年前,延续了约5100万年。三叠纪的生物在经历二叠纪末大灭绝之后的复苏和演化,呈现出一派繁...
关键词:三叠纪 生物大灭绝 二叠纪末 中生代 爬行动物 裸子植物 
火山二氧化碳的快速排放与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22年第1期69-69,共1页Cui Y Li M S van Soelen E E Peterse F Kurschner W M. 袁超(编译) 
发生在二叠纪末的生物大灭绝(EPME,251±0.037 Ma)被认为是地球历史上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其发生时间与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的形成时间相一致。现有研究认为,由于该大火成岩省火山的喷发,大气中被注入大量的CO_(2),引发了严重的全球变...
关键词: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 二叠纪末 海洋缺氧 生物大灭绝 生物灭绝事件 全球变暖 二氧化碳 火山 
火山二氧化碳的快速排放与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21年第6期1229-1229,共1页袁超(编译) Cui Y Li M S van Soelen E E Peterse F Kurschner W M 
发生在二叠纪末的生物大灭绝(EPME,251±0.037 Ma)被认为是地球历史上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其发生时间与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的形成时间相一致。现有研究认为,由于该大火成岩省火山的喷发,大气中被注入大量的CO_(2),引发了严重的全球变...
关键词: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 二叠纪末 全球变暖 海洋缺氧 生物大灭绝 生物灭绝事件 全球碳循环 二氧化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