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总统

作品数:968被引量:28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廖大伟丁健邱远猷李学智张希坡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约法、权力与秩序:洪宪帝制取消后各派围绕中央权力的较量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23年第9期38-47,共10页赵静涵 
1916年3月“洪宪帝制”取消至7月《临时约法》恢复之间,南方护国军同北洋系围绕中央权力归属问题——袁世凯退位和总统继任、约法恢复,展开了激烈的争斗。护国军在依据约法坚持袁世凯退位的基本立场下,为了尽快恢复秩序,同北洋系领袖进...
关键词:洪宪帝制 护国军 北洋军阀 大总统 《临时约法》 
孙竹孙与卢焘二三事
《贵阳文史》2022年第4期53-56,共4页孙惟宏 
1921年4月7日,广州南方政府非常会议两院选举,孙中山被选举为非常大总统,随即对归属南方的各省要员进行了新的任命,卢焘被任命为贵州省黔军总司令兼贵州省省长。时任清镇县知事的孙竹孙被调到身边,任贵州省省长公署秘书。卢焘如此看重...
关键词:非常大总统 卢焘 省长公署 孙竹 清镇县 孙中山 贵州省 任命 
孙中山的国际观与他的实业建设构想被引量:1
《广东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100-102,共3页汪朝光 
孙中山是众所公认的辛亥革命领导人。虽然武昌起义发生时他远在海外,并不在现场,也没有直接领导起义的进行,但在民国创建之际,他却在当时众多的革命领导者或参与者中脱颖而出,没有争议地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充分说明了他在时人...
关键词:临时大总统 外来侵略 孙中山 领袖人物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国际观 中华民国 
孙中山有着怎样的家国情怀
《党史文苑》2020年第1期62-64,共3页沈飞德 
孙中山先生是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回顾历史,他既具有胸怀天下的政治品格,又有处理家国关系的政治智慧,以及讲情、崇理、尚法的个人素养。面向未来,他的家国情怀闪现着穿越时空的光芒,值得认真总结和汲取,更值得每一位有家庭观念和爱国...
关键词:孙中山 中华革命党 家国情怀 临时大总统 
巍巍中山陵一代世纪伟人的历史丰碑
《工会信息》2019年第12期17-20,共4页钮友宁 
坐落于长江之滨的南京是江苏省省会城市,历来就是我国东南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城南京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著名的'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南京还是我国近现代史上重要的节点城市。它既是我国苦难屈辱近代...
关键词:孙中山 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中山陵 南京市 奉安大典 武昌起义 
钟楼和我的30年
《政工导刊》2018年第10期75-75,共1页金雷 
南京钟楼,一幢民国建筑,经受了118年的风雨洗礼。它雄伟瑰丽,庄重肃穆,门庭大气威严,院落树木繁荫。118年来,钟楼上的大钟分秒不停地走着,它见证了民主共和的诞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和孙中山先生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历...
关键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钟楼 临时大总统 民国建筑 民主共和 汪伪政权 孙中山 汪精卫 
记1949年前的蒙藏委员会被引量:1
《西藏统一战线》2014年第6期64-65,共2页苏发祥 
作为专职全国特别是蒙古、西藏地方事务的中央机构,1949年前的蒙藏委员会为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抵御帝国主义侵略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新中国处理边疆事务和民族问题提供了宝贵借鉴。从蒙藏事务处到蒙藏院:在边疆危机中诞生中华...
关键词:蒙藏委员会 1949年 帝国主义侵略 边疆危机 中华民国 临时大总统 中央机构 国家领土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印”今何在?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4年第9期50-51,共2页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并没有其他形式的大印,除了各部有印之外,民国行使大权的只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印”这一方印了,包括发布公告,通过的一系列法律法规,颁发委任状、任免官员等等,无所不包。一般在用印时,还要附上...
关键词: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 政府成立 法律法规 官员 任免 生效 
孙中山与汉口近代化设想
《武汉建设》2014年第1期44-44,共1页张武 
1912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于4月9-13日在武汉停留了5天,这个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以其近代化建设给孙中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孙中山担任全国铁路总监后,潜心撰著《建国方略》,此时,三镇在建置上并未统一,但孙中山已将其联成了一体...
关键词:临时大总统 《建国方略》 三市 代化 内河航运 北方大港 
“民国国旗”的改变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3年第21期69-69,共1页博国涌 
民国初创,参议院议定以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为国旗,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主张的青天白日三色旗只是作为海军旗,另以十八黄星旗为陆军旗。
关键词:国旗 民国 临时大总统 参议院 孙中山 军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