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地层

作品数:979被引量:4418H指数:3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元动童金南唐鹏王怿戎嘉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三叠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湖北省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牙形石生物地层序列研究进展
《资源环境与工程》2023年第5期489-495,共7页吴奎 邹亚锐 杨良哲 杨波涌 苑金玲 余浩宇 赵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北南漳—远安地区下三叠统牙形石研究(42102011);湖北省地质局科技项目——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微生物岩牙形石生物地层及古氧相研究(KJ2022-5)、湖北省中生代典型生物群研究(KJ2023-2);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鄂西地区中—晚二叠世之交牙形石生物地层及古海水氧化还原状态演化研究(2021CFB276)。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发生了自显生宙以来最大的生物大灭绝事件,彻底改变了当时的海洋生态系统。牙形石作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最重要的标准化石,为该时期地层对比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在当时属于上中扬子地区的湖北省,由于位于三叠系底界...
关键词:二叠纪—三叠纪之交 牙形石 生物地层序列 湖北 
贵州关刀剖面中-晚三叠世之交牙形石生物地层再研究
《地层学杂志》2023年第3期306-323,共18页覃斌贤 江海水 陈龑 吴先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30320、41972033);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2015FY310100-11)共同资助。
贵州省南部关刀地区在三叠纪位于南盘江盆地内的大贵州滩北西缘,属于碳酸盐台地边缘斜坡相沉积环境。关刀剖面因产出丰富的三叠纪牙形石而备受关注,前人已对该剖面的牙形石进行了详细的报道。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详细重建了关刀剖面...
关键词:牙形石 生物地层 三叠纪 间隔带 贵州南部 
湖北省下三叠统牙形石生物地层序列与研究展望被引量:1
《资源环境与工程》2022年第5期553-561,共9页吴奎 崔亚圣 刘辉 杨良哲 李红军 余浩宇 邹亚锐 叶思遥 王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北南漳—远安地区下三叠统牙形石研究(42102011);湖北省地质局科技项目——鄂西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微生物岩牙形石生物地层及古氧相研究(KJ2022-5),湖北省中生代地质演化的生物响应机制和过程研究(KJ2022-1);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鄂西地区中—晚二叠世之交牙形石生物地层及古海水氧化还原状态演化研究(2021CFB276)。
早三叠世是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之后重要的生态系统复苏期,同时期湖北省沉积了大量的海相大冶组和嘉陵江组地层,其中保存了许多世界罕见的古生物化石,包括黄石地区的裂齿鱼以及南漳—远安地区的海生爬行动物群等,是理解复苏过...
关键词:下三叠统 牙形石 生物地层序列 湖北 
全球古-中生代之交牙形石研究进展被引量:7
《地球科学》2022年第3期1012-1037,共26页吴奎 童金南 李红军 田力 邹亚锐 梁蕾 赵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2030513,41530104,41661134047,41602024,42102011);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21CFB276);湖北省地质局专项(Nos.KJ2019-01,KJ2021-3);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No.D2020403072);古生物与地质环境演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No.PEL-202104)。
古-中生代之交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地质事件,包括“Pangea”大陆的解体、大火成岩省的喷发、晚古生代大冰期的消逝、极端高温事件、两次生物大灭绝以及迟缓的生物复苏等.牙形石作为该时期主要的标准化石,是进行地层对比以及生物与环境协同...
关键词:牙形石 晚二叠世 早三叠世 古环境 生物地层 地层学 
拉萨地块措勤地区早三叠世牙形石生物地层学新进展被引量:2
《微体古生物学报》2021年第4期334-351,共18页李涌溪 纪占胜 武桂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2034);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JKY202017)资助。
牙形石生物地层学研究表明,拉萨地块发育海相下三叠统沉积,根据岩性可分为白云岩和灰岩。白云岩中的牙形石齿体粗壮,属种单一,属于Pachycladina-Hadrodontina序列;而灰岩中的牙形石属种分异度大,以齿片型牙形石为主,属于Neospathodus-No...
关键词:Eurygnathodus costatus Neospathodus-Novispathodus 牙形石带 早三叠世 拉萨地块 措勤地区 
大兴安岭南段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序列及其意义:来自锆石U-Pb年代学和生物地层学的证据被引量:6
《地球科学》2019年第10期3314-3332,共19页张渝金 张超 谭红艳 李伟 杨晓平 杨涛 马永非 刘淼 司秋亮 汪岩 
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No.41702032);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Nos.DD20190039-06,DD20160048-0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7YFC0601305-01)
陆相二叠纪-三叠纪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对认识该时期全球性重大生物和环境事件具有重要意义.以大兴安岭南段阿鲁科尔沁旗坤都地区新发现的下三叠统老龙头组为研究对象,重点对二叠系-三叠系接触关系开展详细调查研究,系统采集了界线上下...
关键词:晚二叠世 早三叠世 林西组 老龙头组 锆石U-PB年代学 生物地层学 大兴安岭南段 
三叠系的阶与牙形刺生物地层被引量:5
《世界地质》2019年第1期20-33,共14页王成源 郎嘉彬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3FY113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30206)联合资助
三叠纪的3统7阶时限相差极大,晚三叠世的时限最长。牙形刺是三叠纪生物地层的主导化石门类,在生物地层划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中国三叠纪牙形刺生物地层的牙形刺带已达50带,还会增加,特别是在晚三叠世。阶是全球的地质年代单位,应全...
关键词: 陆相阶 牙形刺 生物地层 
中国三叠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被引量:40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9年第1期194-226,共33页童金南 楚道亮 梁蕾 舒文超 宋海军 宋婷 宋虎跃 吴玉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530104和41661134047)资助
中国三叠系分布广泛,海、陆相地层同时发育,既有典型的南海北陆空间分异,也有下海上陆的时间转变,地层结构十分复杂.中国南方拥有三叠系底界的全球年代地层界线层型(GSSP),而中国大部分地区的三叠系(尤其中三叠统之上及陆相地层)具有显...
关键词:三叠系 年代地层 生物地层 磁性地层 化学地层 岩石地层 对比框架 中国 
西南地区晚三叠世卡尼期牙形石研究进展被引量:4
《地球科学》2018年第11期3955-3975,共21页张再天 孙亚东 赖旭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830320;41602026;415720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6YFA0601100);"111"引智计划项目(No.B08030)
我国西南地区海相中-上三叠统沉积记录良好,但晚三叠世卡尼期牙形石生物地层划分和对比研究较为薄弱.通过对云南省罗平县和贵州省贞丰县、关岭县等地4条剖面的杨柳井组、竹杆坡组以及瓦窑组进行高精度的牙形石采样,以及牙形石生物地层...
关键词:牙形石 晚三叠世卡尼期 生物地层学 地层对比 西南地区 地层学 
西藏色龙西山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稳定碳同位素特征被引量:4
《地球科学》2018年第8期2848-2857,共10页安显银 张予杰 朱同兴 张以春 袁东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602126);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Nos.DD20160018;DD20160015;1212011121257)
古生代-中生代之交的生物灭绝过程和原因一直是科学家关注和致力解决的关键古生物学问题之一.色龙西山剖面的牙形石分带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为认识该地区地层序列和沉积历史提供了新的证据.全岩碳同位素分析表明,在长兴阶与印度阶附近...
关键词:碳同位素 二叠系-三叠系 牙形石 色龙西山 生物地层 地球化学 地层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