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地层学

作品数:322被引量:1588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元动冯庆来陈旭王思恩王志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化石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安徽繁昌人字洞--二百多万年前古动物的乐园
《化石》2022年第4期60-63,共4页强娟莉 
人字洞遗址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孙村镇的癞痢山上,是国家“九五”攀登专项--《早期人类起源及环境背景研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古脊椎所”)安徽课题组于1998年5月在繁昌进行地质古...
关键词:考古发掘 古人类研究所 古脊椎动物 早期人类 科研队伍 安徽省芜湖市 人类活动遗址 生物地层学 
鼠年再谈鼠——《化石》中的“鼠”知识(二)
《化石》2020年第2期59-63,共5页郭建崴(汇编) 
文接上回,我们继续将曾经发表于《化石》里的涉及"鼠辈"的古生物学知识汇编于下。"鼠辈"对生物地层学的贡献上文已经与大家"见面"的李茜,在发表于2012第4期的《二连的百年与十年》一文中谈道:"(以往)在有关二连盆地哺乳动物化石的研究...
关键词:哺乳动物化石 小型哺乳动物 生物地层学 大型动物 食虫类 古生物学 啮齿类 兔形类 
第一个泥盆纪节甲鱼发现六十年记
《化石》2015年第4期55-60,共6页王俊卿 
今年是第一个节甲鱼化石研究论文发表六十周年,特写此文章以兹纪念。论文发表于1955年的11月,当时将发现的化石命名为乐氏江油鱼,"乐氏"是为了纪念北京大学教授乐森璕先生,而江油系指化石发现地点四川江油,文章的作者是刘宪亭先生。...
关键词:盾皮鱼类 鱼化石 生物群 古生物学家 四川江油 古脊椎动物 早泥盆世 生物地层学 邓氏鱼 晚泥盆世 
欧亚之间
《化石》2014年第4期67-75,共9页邓涛 
地中海新近纪地层会议有悠久的历史,第1届于1958年在法国普罗旺斯的艾克斯召开。中国的新近纪地层发育,哺乳动物化石丰富,研究程度很高,因此是陆相生物地层学领域最早走向世界的研究方向之一。当1979年第7届地中海新近纪会议在希腊...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 哺乳动物化石 地层发育 生物地层学 古脊椎动物 伊斯坦布尔 博士研究生 新近纪 
一位兢兢业业的古生物地层学家——杨敬之教授逝世一周年祭
《化石》2005年第2期9-11,共3页潘云唐 
关键词:生物地层学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教授 中国科学院 研究员 
第三纪的自然环境与部分生物演化
《化石》1997年第3期6-8,共3页李雅轩 
第三纪的自然环境与部分生物演化李雅轩编译第三纪是指从距今6500万年起到距今200万年的一段地质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地球板块运动剧烈,自然环境发生变化,生物演化复杂。怀俄明州山谷中有向东流出的水系,两侧沉积形成了从始...
关键词:生物地层学 第三纪 自然环境 生物演化 
隐生宙与显生宙之交的未解之谜
《化石》1995年第1期7-8,共2页王大锐 
隐生宙与显生宙之交的未解之谜王大锐在地质年代中,最大的分界线莫过于“隐生宙”和“显生宙”了,前者是指寒武纪(距今约570百万年以前)之前的那段漫长时期。这一时期的早期,生命尚未诞生,后期有菌类和低等藻类出现,代表着大...
关键词:生物地层学 隐生宙 显生宙 地层界线 
漫话“热河动物群”
《化石》1989年第2期4-5,共2页王大锐 
在我国,对于广大地质工作者、特别是从事中生代古生物地层学研究的科技人员来说,“热河动物群”这个名词是不陌生的,这是晚中生代生活在我国辽阔大地上的一群特色鲜明的生物群,是我国古生物学界最早研究的古生物群之一。多年来,它们那...
关键词:动物群 热河群 狼鳍鱼 古生物学家 生物群 生物地层学 地质工作者 地理分布 介形类 中生代地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