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

作品数:945被引量:48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龙红李绍彬王玲娟张景科任伟中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文理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兰州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大足石刻卧佛佛手精细化建模及稳定性分析
《工程地质学报》2024年第6期2017-2029,共13页黄蕾 马雨君 王南 张景科 刘建辉 陈卉丽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号:2019YFC1520600)。
石质文物模型的建立与稳定性研究,对于古代文物的社会文化、民族特色等历史信息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大足石刻卧佛佛手为例,基于文物三维空间结构信息,利用Geomagic内置算法实现高精度佛手数字化模型重构,通过Rhino平台实现NURBS曲面与...
关键词:大足石刻 精细化建模 稳定性 动力响应 
大足石刻裂隙渗流路径模拟研究
《水利规划与设计》2024年第11期45-52,共8页马嘉程 崔学凯 王呈意 马金珠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C1523402)。
微小裂隙渗水路径的精准识别是砂岩质石窟渗水病害防治的关键与难点,以渗水病害严重的大足石刻大佛湾卧佛段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度学习与LRP算法评价裂隙渗流贡献,识别优势渗流路径。结果表明,裂隙网络中地下水总体呈阶梯状斜向下运移,且...
关键词:大足石刻 裂隙渗水 LRP算法 优势渗流路径 
基于双边滤波石质文物逆向建模及其稳定性分析
《重庆大学学报》2024年第10期46-60,共15页张理想 邹红宇 黄蕾 张景科 刘建辉 李黎 陈卉丽 韩秀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520600)。
石质文物的长期稳定性问题是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点。以大足石刻卧佛前的目犍连菩萨像为研究对象,基于双边滤波算法,将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的点云数据导入PCL平台,实现文物表面噪声点的去除,建立包含裂隙结构面在内的菩萨像三维精细化实...
关键词:大足石刻 石质文物 双边滤波 强度折减法 HOEK-BROWN准则 稳定性评价 
重庆大足卧佛造像砂岩表层风化现场试验测试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1年第12期126-137,共12页马雨君 黄蕾 张景科 铁铮 刘建辉 蒋思维 
大足石刻宝顶山卧佛项目;小佛湾石刻造像保护修缮工程项目;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82D2FA001)资助
重庆市大足区宝顶山现存有大量珍贵石质文物,卧佛摩崖造像作为其中代表之一,其表面劣化一直是其价值保存的重大威胁。石像表面众多劣化病害中,粉化剥落所占面积最多、分布最广,对此前人所做调查研究工作涉及有室内模拟劣化试验、表面风...
关键词:大足石刻 砂岩风化 风化机理 现场试验 
2019年大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大足石刻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二十周年纪念会综述
《世界宗教研究》2020年第3期189-192,共4页祁峰 米德昉 
2019年12月1日至6日,“2019年大足学国际研讨会暨大足石刻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二十周年纪念会”在重庆市大足区举行。本次会议由大足石刻研究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大学遗产保护中心、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复旦大学文物与博...
关键词:大足石刻 大足学 重庆市大足区 纪念会 历史文化学院 遗产保护中心 中国文化遗产 国际学术研讨会 
大足石刻小佛湾造像砂岩室内模拟劣化试验研究被引量:21
《岩土工程学报》2019年第8期1513-1521,共9页李震 张景科 刘盾 张可 刘建辉 李黎 梁行洲 
大足石刻宝顶山卧佛、小佛湾石刻造像保护修缮工程资助项目;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项目(18ZD2FA001)
风化是当前大足石刻小佛湾造像砂岩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基于造像赋存环境设置3组室内模拟劣化试验:干湿循环、冻融循环(饱水组和干燥组)和酸雨循环试验(pH=2.6,4.1,5.6),进行45个循环周期试验研究,历时320 d,以此模拟小佛湾造像砂岩的...
关键词:砂岩 小佛湾 干湿循环 冻融循环 酸雨循环 
大足石刻弥勒信仰下的两处“启门图”被引量:1
《敦煌学辑刊》2017年第2期76-84,共9页李金娟 高秀军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5LZUJBWZY021)
大足石篆山石刻"佛会之塔"第二级刻有"僧人启门"图,北山第176号"弥勒下生经变"窟中存有对称的"妇女启门"图。两处启门图与弥勒信仰有不可分之关系,体现出启门图在佛教造像中的独特含义。
关键词:弥勒信仰 石篆山佛会塔 北山第176窟 “启门图” 
论大足石刻中的摩醯首罗天形象被引量:3
《四川文物》2014年第3期65-69,共5页吕德廷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敦煌佛教艺术中的外道形象研究"(13XJC770002);2012年度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摩醯首罗天形象在中国的演变"(12LZUJBWYB104)的阶段性成果
大足石刻北山佛湾第9窟和圣水寺第3号龛千手千眼观世音经变中,摩醯首罗天坐于牛背之上,牛站立。这种形式的摩醯首罗天在大足石刻中出现较早,与高昌回鹘时期的柏孜克里克第20窟以及大理国《张胜温画卷》中的摩醯首罗天为同种形式。明清时...
关键词:摩醯首罗天 大足石刻 北山佛湾 圣水寺 柏孜克里克 《张胜温画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