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

作品数:945被引量:48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龙红李绍彬王玲娟张景科任伟中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文理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石窟艺术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舞剧《天下大足》,向世界传递中华文化的力量
《中国青年》2024年第19期56-57,共2页董铁莹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最初开凿于初唐永徽年间,历经晚唐、五代,盛于两宋,明清时期亦有所增刻,最终形成了一处规模庞大、集中国石刻艺术精华之大成的石刻群,堪称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
关键词:大足石刻 重庆市大足区 石刻艺术 石窟艺术 文化的力量 石刻群 五代 明清 
大足石刻精美的石刻会话
《国家人文历史》2024年第17期6-7,共2页
作为中国石窟艺术晚期的代表作,根植于巴蜀文化沃土的大足石刻被誉为“人类石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唐未,随着北方开窟造像的热忧渐渐沉寂,川渝地区续写着中国石窟的辉煌篇章。极具代表性的大足石刻,最早的窟建造于唐永徽年间,经历五...
关键词:大足石刻 石窟艺术 宝顶山 石篆山 陈列馆 石门山 精雕细刻 川渝地区 
大足石刻孝文化的当代价值与传承
《中国教育学刊》2024年第8期I0039-I0039,共1页陈琳 沈萧霜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22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类研究项目“大足石刻孝文化艺术遗产活化研究”(项目编号:22SKGH579)部分研究成果。
课题调研情况大足石刻是我国古代石窟艺术的杰出成就。其中,孝文化作为大足石刻蕴含的重要元素,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道德基石。然而,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加注重个人发展和职业成功,不经意间忽略了家庭的重要性,...
关键词:大足石刻 文化传承 社会道德建设 石窟艺术 现代生活节奏 道德基石 家庭养老模式 传统美德 
天下大足 魅力石刻
《今日教育(作文大本营)》2024年第7期122-123,共2页贺佳琪 唐冬生(指导) 安玉林(指导) 
中国石窟文化,灿若星河,闪耀世界。作为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在中国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最后一座丰碑”。大足石刻初凿于初唐,历经晚唐、五代,盛于两宋,明清时期也有所增刻,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关键词:大足石刻 世界文化遗产 摩崖石刻 石窟文化 石窟艺术 题材多样 艺术史 
四川安岳,神隐之地
《财富生活》2024年第16期70-79,共10页邹璟(文/图) 
人类用百十年光阴,在崖壁上刻下文明,岁月用一千多年批改它们,一点点地擦掉,还原出崖壁本来的模样。自然和文明,谁是永恒,谁会不朽?在漫长的历史流变中,来自天竺的石窟艺术浸润到了中国的各个地区,并与当地文化相互融合,产生了带有独特...
关键词:安岳石刻 大足石刻 石窟艺术 云冈 历史流变 麦积山 非主流 四川安岳 
大足石刻:石窟艺术中国化典范之作 镌刻于石与时之上的美
《今日重庆》2024年第2期54-63,共10页蒋思维(文) 罗国家(图) 
大足石刻,是重庆大足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这里的石窟星罗棋布,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75处。大足石刻始凿于初唐永徽年间(650-655年),鼎盛于两宋,余绪延至明清,历时千年有余,造像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字,是...
关键词:大足石刻 摩崖造像 石窟艺术 世界遗产名录 文物保护单位 重庆大足 宝顶山 石篆山 
重庆大足区:让千年文化根脉熠熠生辉
《中国人大》2023年第24期43-43,共1页黄振胜 李小健 
双脚隐入岩际,右肩陷于地下,半身卧佛造像给人无尽遐想;形若孔雀开屏,恍若自然天生,千手观音造像让人叹为观止……隆冬时节,漫步于重庆大足石刻景区,如同聆听到一曲世界石窟艺术的巅峰绝唱,韵味悠长。大足石刻,这颗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中...
关键词:大足石刻 石窟艺术 千手观音造像 重庆大足 文化根脉 
让千年大足石刻活起来
《半月谈》2023年第21期70-72,共3页韩振 周文冲 
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摩崖造像的总称,始凿于初唐,历经晚唐、五代、北宋、兴盛于南宋,延续至明、清,石刻题材以佛教为主,现存造像5万余尊,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优秀代表。1999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继敦煌之后中国第二个石...
关键词:大足石刻 世界文化遗产 摩崖造像 重庆市大足区 石窟艺术 五代 
大足石刻北山造像束腰盘龙莲花座样式分析 以106窟、110窟为例
《收藏》2023年第2期4-7,共4页康雪 
引言大足石刻被誉为我国石窟艺术史上最后一座丰碑,不仅囊括了儒释道三教造像内容,而且保存了从唐代、五代、两宋至明清时期的造像,它的发展见证我国石窟艺术特点变迁。对于佛教造像来说,各类佛、观音所站、所坐的底座都是与造像一体的...
关键词:大足石刻 宝冠 石窟艺术 佛教造像 造像特点 造像内容 莲花座 璎珞 
巴蜀佛窟里的人间烟火
《摄影之友》2022年第12期15-15,共1页进三 袁蓉荪(图) 
按照石窟艺术自中原传播到巴蜀的路径,袁蓉荪选择以大足石刻为代表的37处代表性石文物,基于十六载寻访拍摄的经历,收录612幅图片,介绍石窟的悠久历史、艺术价值、人文轶事。
关键词:大足石刻 佛窟 石窟艺术 巴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