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

作品数:952被引量:488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龙红李绍彬王玲娟张景科任伟中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文理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文物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双边滤波石质文物逆向建模及其稳定性分析
《重庆大学学报》2024年第10期46-60,共15页张理想 邹红宇 黄蕾 张景科 刘建辉 李黎 陈卉丽 韩秀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520600)。
石质文物的长期稳定性问题是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点。以大足石刻卧佛前的目犍连菩萨像为研究对象,基于双边滤波算法,将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的点云数据导入PCL平台,实现文物表面噪声点的去除,建立包含裂隙结构面在内的菩萨像三维精细化实...
关键词:大足石刻 石质文物 双边滤波 强度折减法 HOEK-BROWN准则 稳定性评价 
新时代背景下大足石刻中小石窟整体保护与活化利用的新阶段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年第19期30-33,共4页杨丽丽 
大足石刻中小石窟是巴蜀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这些中小石窟的整体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是保护传承川渝地区人民大众智慧结晶和劳动成果的重要途径。通过现场调研、文献整理和实践成果分析的研究方法,提出中小石窟保护利用工作在不同时...
关键词:大足石刻 中小石窟 文物 整体保护 活化利用 新阶段 
大足石刻博物馆馆藏文物花供养菩萨考察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年第18期14-17,共4页何江 
大足石刻博物馆中心展览区陈列着一件大钟寺花供养菩萨,它原在大足万古镇大钟寺内,纪年和雕凿工匠皆不详,通过与大钟寺相关造像及石篆山、石门山花供养菩萨像比较,确认它出自文氏家族所雕刻。
关键词:花供养菩萨 文氏家族 北宋 
国家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宝顶山千手观音:从斑驳残缺到再塑金身
《国家人文历史》2024年第17期116-125,共10页王静 
宝顶山第8号内的干手观音,堪称大足石刻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今人游览宝顶山大佛湾,想要寻到这尊千手观音,需经历一番“跋涉”。走过佛缘桥,首先看见的,是一整面崖壁上望不到尽头的石刻长卷。
关键词:大足石刻 千手观音 宝顶山 石质文物保护 大佛湾 
中国石窟寺书画艺术展在京开幕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年第8期44-44,共1页
4月13日,“保护与传承——中国石窟寺书画艺术展”在北京西黄寺博物馆举办了开幕式。展览由中华文物交流协会、山西省文物局主办,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中国文物报社、敦煌研究院、云冈研...
关键词:中国文物报 敦煌研究院 大足石刻 龙门石窟 中国书法家协会 信息咨询中心 中国文化遗产 佛学院 
“石”刻守护:为守住历史记忆贡献检察力量
《方圆》2024年第5期76-77,共2页龙云 
文物是历史变迁的缩影,记录着历史的痕迹,承载着文化的血脉。在重庆市大足区境内,石窟造像星罗棋布,石刻文物多达5万余尊,规模宏大、雕刻精美,其承载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也让大足石刻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化遗产。面对珍贵石刻文物的保...
关键词:公益诉讼 重庆市大足区 文化遗产 石刻文物 历史记忆 大足石刻 石窟造像 扬帆启航 
砂岩质文物内部毛细水运移过程微电极响应特征被引量:1
《工程地质学报》2024年第1期120-132,共13页杨海清 陈池威 赵岗 周家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号:52179096);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号:cstc2021jcyj-msxmX0903)。
盐结晶病害是砂岩质文物中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可溶盐溶液在砂岩内部的毛细运移直接影响着文物保存的完整性。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因素影响下砂岩质文物内部中毛细水运移特征,以大足石刻砂岩材料为研究对象,自主设计了毛细吸水试验及微...
关键词:砂岩质文物 毛细水运移 可溶盐 电阻率测试 大足石刻 
大足推动石刻文化创新发展
《瞭望》2023年第48期58-59,共2页陈一清 
大足区围绕“文物保护的样板、传承利用的示范、文旅融合的标杆”目标,全力将大足石刻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研究院,高水平推进大足石刻保护,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对标国际一流,加快建设国际文旅名城,做靓享誉...
关键词:大足石刻 石刻文化 文物保护 桥头堡 国际对话 国际影响力 大足区 国际一流 
超大体量石窟文物数字化3D打印再生技术及应用被引量:2
《工业技术创新》2023年第3期32-40,共9页刁常宇 高俊苹 宁波 黄能迁 黄硕 宋亚雯 李志荣 
聚焦超大体量石窟文物数字化3D打印再生技术及应用开展研究。考察铣削曲面加工成型技术、熔融沉积成型(FDM)3D打印技术、光固化成型(SLA)3D打印技术,进行研究与比选,认为FDM和SLA两种增材制造技术为适合于超大体量石窟文物复制的合理技...
关键词:文物数字化 3D打印再生 FDM 3D打印 SLA 3D打印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大足石刻 
野外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难点和建议
《收藏》2023年第3期56-58,共3页温娟 
一、重要意义当前野外不可移动文物涵盖了古建筑、石窟、石刻等,比如龙门石窟、大足石刻、大慈阁等(图1、图2、图3)。这些不可移动文物经过时间的洗涤与沉淀,与自然环境、人类生活相融,继而发展成了和土地资源相连的文化场景。由于人类...
关键词:不可移动文物 大足石刻 龙门石窟 大慈阁 人类生产方式 文化场景 自然环境 古建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