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基因

作品数:535被引量:493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敏殷雷周进刘欢陈鹏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融捷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农业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保护古树名木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工程建设标准化》2025年第3期27-27,20,共2页安黎哲 
古树名木,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寄托着广大人民群众的乡愁情思,延续着优质的生物基因,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古树名木保护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古树名木 生物基因 专项立法 生态文明建设 依法保护 灿烂文化 
槟榔叶表微生物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分子植物育种》2024年第23期7744-7749,共6页马瑞 王贞霖 芮凯 徐芮 白蓓蓓 杨顺义 
海南省槟榔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HNARS);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21QN365)共同资助。
为确定槟榔叶表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最佳提取方法,本研究采用改良CTAB法、MP Biomedicals土壤试剂盒、QIAGEN土壤试剂盒、天根多糖多酚植物试剂盒和MP Biomedicals植物试剂盒分别提取槟榔叶表微生物基因组DNA,通过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测定、...
关键词:槟榔 叶表微生物 基因组DNA 提取方法 
育种家罗利军:从上海出发,种全国的田
《世界科学》2024年第12期27-28,共2页林依文 李雨霏 
本篇报道围绕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项目“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展开。该项目由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研究员、首席科学家罗利军领衔的研究团队完成。
关键词:水稻遗传 生物基因 研究团队 育种家 上海市 
粘质沙雷氏菌BRC-CXG2对松材线虫的防治效果及全基因组分析
《中国森林病虫》2024年第5期1-10,共10页朱宇锟 胡昕然 纪国茜 刘云飞 吴松青 张飞萍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松材线虫病灾变机制与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2021YFD14009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松墨天牛肠道优势菌Serratia sp.的定殖迁移规律及其转Bt Cry毒素生防工程菌株的构建”(U1905201;32171805);福建农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基金(324-1122yb078);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沙雷氏菌对马尾松的促生特性与作用机制”(X202310389146);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沙雷氏菌对马尾松的促生特性与作用”(202410389009)。
为验证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 BRC-CXG2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杀线活性,挖掘有效的杀线代谢产物,明确菌株生防机制,利用生物学测定验证粘质沙雷氏菌BRC-CXG2菌株杀线活性,基于Nanopore测序平台对菌株进行全...
关键词:松材线虫 粘质沙雷氏菌 微生物基因组 灵菌红素 杀线活性 
我国古树名木保护立法的现状与思考
《国土绿化》2024年第5期52-55,共4页张泽国 于跃 
一、古树名木保护的意义古树名木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寄托着广大人民群众的乡愁情思,延续着优质的生物基因,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生态、科学、景观和经济价值。保护古树名木,...
关键词:古树名木 生物基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建设生态文明 现状与思考 创新宣传 
罗利军:把论文写在国情里
《瞭望》2024年第14期12-15,共4页李荣 
获奖之后,老罗想得更多的是继续为节水抗旱稻“搭脉”,感受新的脉搏跳动。论文写在国情里还可以继续向“细化”的方向推进,进一步把论文写在“区(域)情、省情、市情”里。与世界节水抗旱稻研究的开创者、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
关键词:节水抗旱稻 生物基因 脉搏跳动 开创者 上海市 国情 
我国古树名木保护再上新台阶
《国土绿化》2024年第2期4-5,共2页徐润飞 
古树名木承载着人类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寄托着广大人民群众的乡愁情思,延续着优质的生物基因,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近年来,国家林草局、全绿委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汇聚各方力量,推动古树名木保护工...
关键词:生物基因 古树名木 人类文明 上新台阶 灿烂文化 
一粒稻谷的非洲旅程
《党员文摘》2023年第3期17-18,共2页李楚悦 
2022年4月,非洲南部博茨瓦纳的一片稻田里,来自中国的稻种结出沉甸甸的稻穗。而在此之前,博茨瓦纳的土地上已许久未长出稻子。在2020年疫情暴发后,这个粮食依赖进口的国家面临着断粮的风险。当地一位华侨联系了上海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团...
关键词:非洲南部 生物基因 博茨瓦纳 稻谷 稻穗 疫情暴发 稻种 稻田 
节水抗旱稻引领水稻蓝色革命 推动绿色发展取得重大进展被引量:5
《上海农村经济》2022年第12期7-9,共3页张莉侠 
节水抗旱稻是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节水抗旱稻之父”罗利军和团队研发的创新科研成果,该品种既具有水稻的高产优质特性,又具有旱稻的节水抗旱特性,是一种新的水稻品种类型,具有省工、省时、节水抗旱等突出优点,改变了...
关键词:节水抗旱稻 水稻种植方式 科研成果 节肥 生物基因 甲烷排放 蓝色革命 新品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
《广东农业科学》2022年第11期F0002-F0002,I0001,共2页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基因中心”)是成立于2012年的公益一类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农业生物物种资源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农业生物转基因研究,提供农业生物基因鉴评、保存及信息共享等服务;受托日常管理中国农...
关键词:生物基因 公共实验室 科研机构 生物物种资源 农作物种质资源 中国农业科技 信息共享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