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利用度

作品数:4539被引量:14908H指数:3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蒋学华何仲贵乔海灵代宗顺刘昌孝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药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中南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拉帕替尼自微乳给药系统的制备与体内外质量评价
《肿瘤药学》2023年第4期427-435,共9页张强 张雪 符渝昕 程泽能 
目的制备拉帕替尼自微乳给药系统,进行体外质量评价与大鼠体内药动学性质考察。方法通过检测拉帕替尼在不同辅料中的溶解度,选择合适的辅料绘制伪三元相图,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组分,确定最终处方。对制备的拉帕替尼自微乳进...
关键词:拉帕替尼 自微乳给药系统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释放 生物利用度 
来那替尼自微乳的制备、表征及生物利用度研究
《中南药学》2023年第1期92-99,共8页张雪 张强 程泽能 
目的制备来那替尼自微乳并对其进行体内外质量评价。方法通过辅料溶解度和混合油相与表面活性剂相容性选择处方所用辅料;通过三元相图和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确定处方各辅料的比例;对来那替尼自微乳的粒径分布、Zeta电位、微观形态及稀释...
关键词:来那替尼 自微乳给药系统 生物利用度 
克洛己新分散片在中国健康成人的生物等效性研究被引量:1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2年第11期1232-1236,1246,共6页唐翠 孙天宇 黄洁 张行飞 阳晓燕 叶玲 崔畅 杨双 阳国平 
“十三五”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20ZX09201010);湖南省科技重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20SK2010)。
目的评价克洛己新分散片和克洛己新片在中国健康成年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用单中心、随机、开放、两周期、交叉的试验研究设计。24例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单次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516 mg,用HPLC-UV法测定头孢克洛...
关键词:克洛己新分散片 头孢克洛 溴己新 药代动力学 生物等效性 相对生物利用度 
生物等效性试验中纳入不同性别受试者的科学考虑与建议被引量:2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0年第18期2936-2942,共7页陈露露 王欣桐 陈思雨 李晓晖 余鹏 欧阳冬生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开展的生物等效性(BE)试验一般纳入健康男性受试者,再将数据外推至所有人群。随着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等组织相继提出BE研究中应当同时纳入男性和女性受试者,标志着性别差异在仿制药...
关键词:生物等效性 生物利用度 性别差异 
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应用尼莫地平治疗的生物利用度研究被引量:2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年第11期826-828,833,共4页杨光 李香营 王雄 陈晶 
海南省自然基金项目(813259)~~
目的:观察皮下注射尼莫地平和口服尼莫地平在健康兔和蛛网膜下腔充血(SAH)兔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并探讨皮下给药是否优于口服给药并达到目标血清浓度。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成年雄性NZW兔36只分为6组(n=6):口服尼莫地平组(5、15mg/kg...
关键词:尼莫地平 皮下注射 口服  蛛网膜下腔出血 生物利用度 
二维液相色谱法测定尼美舒利血药浓度并研究其颗粒剂的人体生物利用度被引量:4
《中南药学》2018年第12期1729-1732,共4页贺杰 朱荣华 蔡骅琳 彭文兴 
目的采用二维液相色谱法测定尼美舒利血药浓度并评价尼美舒利颗粒剂相对片剂的生物利用度。方法本研究为开放、随机、双周期交叉、口服给药的单中心试验。试验受试者共20人,清洗期为1周。在服药前(0)和口服100 mg的药物后0.25、0.5、1.0...
关键词:二维液相色谱法 尼美舒利 生物利用度 生物等效性 
食物中脂质对葛根素微乳经淋巴转运的影响被引量:1
《中草药》2018年第12期2925-2930,共6页李泳江 吴军勇 杨苏芳 胡雄彬 刘新义 向大雄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16TP2002)
目的以实验室前期制备的葛根素微乳为基础,采用乳糜微粒阻断法研究食物中脂质对葛根素微乳经淋巴转运的影响。方法以环己酰亚胺为乳糜微粒阻滞剂阻断药物经淋巴转运,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葛根素浓度,比较阻断组与未阻断组生物利用度来...
关键词:食物 脂质 淋巴转运 葛根素 微乳 生物利用度 
3种制剂技术对黄癸素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中成药》2018年第2期309-313,共5页李辉 刘蔓 黄鸿波 丁劲松 
湖南省药物制剂优化与早期临床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15TP2005)
目的比较3种制剂技术对黄癸素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方法制备固体分散体、HP-β-CD包合物、纳米混悬剂冻干粉,SD大鼠分别灌胃给予这3种制剂和原料药的混悬液。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黄癸素含有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与原料药相比,3...
关键词:黄癸素 固体分散体 HP-β-CD包合物 纳米混悬剂冻干粉 口服生物利用度 HPLC-MS/MS 
自(微)乳化液油相成分影响药物吸收的进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17年第12期00348-00348,共2页苏卫 贺双艳 
查阅国内外文献,将自(微)乳化液油相成分影响药物体内吸收的因素进行介绍。
关键词:自(微)乳化 生物利用度 吸收 
基于procaspase-3激活的抗肿瘤活性分子SM-1吸收机制研究
《长沙医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24-30,共7页唐靖 罗丽娜 张海龙 郑志难 张杰 李溯 何花 丁劲松 
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No2012ZX09103101-051)
目的:初步探讨新型抗肿瘤活性分子SM-1的吸收特征,为其成药性评价以及剂型设计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分别采用Caco-2细胞模型及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研究SM-1吸收特征,并通过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综合评价SM-1在体内的吸收程度。结果:在10~40...
关键词:SM-1 procaspase-3 CACO-2细胞模型 在体肠灌流模型 肠吸收 绝对生物利用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