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量变化

作品数:70被引量:643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巩永凯张认连龙怀玉曹旭鹏张卫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植被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高寒草地生物量变化对归一化物候指数的响应被引量:4
《生态学报》2023年第19期8057-8065,共9页于惠 杨世君 李晶 蔡海珍 李丽 
甘肃省委组织部2022年度陇原青年创新创业人才项目(甘组通字[2022]77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801191)。
准确评价草地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对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甘南为典型研究区,利用2019—2021年Sentinel-2地表反射率和野外实测地上生物量数据,借助GEE(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和数理统计方法...
关键词:高寒草地 归一化物候指数 地上生物量 植被指数 Sentinel-2 
甘南尕海湿地退化过程中植被生物量变化及其季节动态被引量:34
《生态学报》2017年第15期5091-5101,共11页马维伟 王辉 李广 石万里 赵锦梅 罗永忠 聂志刚 薛景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61022;31260155;31560343);甘肃省自然科学资金(1506RJZA015);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2015A-067;2014A-058);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26202110006);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SKLGAE201408);林学院中青年科技基金资助项目
为探讨尕海湿地退化过程中植被生物量变化规律,以尕海泥炭沼泽和沼泽化草甸为例,采用定位样地调查方法,研究了不同退化程度湿地植被生物量的时空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随着湿地退化演替,两类湿地植被地上生物量逐渐减小,泥炭沼泽未退化(...
关键词:湿地退化 植物生物量 根冠比 季节动态 
不同植被条件下岩溶地下水δ13CDIC的差异研究——以贵州夜郎洞、天钟洞和普定岩溶水碳通量模拟试验场为例被引量:11
《第四纪研究》2015年第4期913-921,共9页李玲珑 刘再华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批准号:2013CB95670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172232和41430753)共同资助
影响石笋δ13C的因素众多,且其中一些影响机制未知,从而导致利用石笋δ13C准确重建古环境仍存在一定的困难.作为形成石笋母液的洞穴滴水,其δ13CDIC变化必然会导致石笋δ13C的变化,因而只有对影响洞穴滴水δ13CDIC的各种因素进行细致的...
关键词:植被生物量变化δ13CDIC 植被类型 先期CO2脱气作用 气候变化 
污染负荷及植被生物量变化对缓冲带污染物净化效果的影响被引量:9
《环境工程学报》2008年第10期1425-1429,共5页吴建强 黄沈发 黄宇弛 王虹扬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04DZ12032)
模拟上海地区农业面源污染和降雨特征,进行缓冲带污染物净化效果和植被生物量监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植被缓冲带对径流污染物质的净化效果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百慕大缓冲带SS截留率最高,达到74%;白花三叶草对TN、TP的净化效果最好,去除...
关键词:污染负荷 生物量 缓冲带 净化效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