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文化

作品数:59被引量:8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甫旺傅道彬吴天明张群成李桂奎更多>>
相关机构:楚雄师范学院复旦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晋阳学刊》《南都学坛》《东方藏品》《魅力中国》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明清江浙地区木雕装饰纹样中的生殖文化
《文化学刊》2019年第11期66-69,共4页张伟孝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明清江浙地区木雕装饰纹样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6YJA76005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木雕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化身。木雕能在有限的图幅里表达各种审美内涵,情景交融、替代巧妙、寓意吉祥等,木雕装饰中很多纹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生殖崇拜。本文将从木雕植物纹样、动物纹样、人物纹样三个方面中...
关键词:明清 江浙地区 木雕装饰 纹样 生殖文化 
侗寨占里:“神秘”的生殖文化
《中国生殖健康》2018年第9期20-21,共2页王广涛 
一般前往贵州省东南地区旅游的人们,必到“千寨苗户”。那里依山势蜿蜒而建的苗家民居,形成极富少数民族特色的风情画卷。其实,周边值得游览的地方还有许多,有些甚至是免票的,比如,同江县的侗族山寨占里,过去鲜有外人涉足,与交通闭塞有...
关键词:财产继承 继承权 
结婚大约在秋季——中国生殖文化地图(5)
《中国生殖健康》2017年第5期27-29,共3页王广涛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无论缔结婚约,还是生育繁衍,甚至床笫之欢,礼数一点不能乱。从遥远的古代神话,我们可以发现生殖文化衍生发展的端倪,值得注意的是,彩礼的出现的确对两性关系有着深刻影响。历史在向前进,文明往往意味着'规则'。两性...
关键词:生殖文化 伏羲庙 聘娶婚 《周礼》 两性关系 娶媳妇 
自古以来媒妁的地位很重要——中国生殖文化地图(4)
《中国生殖健康》2017年第4期26-27,共2页王广涛 
随着人类文明的生长,生殖行为与婚育文化趋向'成熟',自然主义的'随性'色彩逐渐消退,理性的光芒开始笼罩大地。走过最初蒙昧阶段的人类,就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成长为健步如飞的壮汉。生殖行为,也在按照更为'科学'的方法规划与进行。重...
关键词:生殖文化 上巳节 
生殖崇拜与性别偏好——中国生殖文化地图(3)
《中国生殖健康》2017年第3期28-30,共3页王广涛 
散发泥土芳香的生殖崇拜,实际上是农耕社会的产物。躬身耕耘土里刨食的民众必须把对于生命传承的期盼,交付给予他们息息相关的土地。那么,生殖文化的价值取向也一定是与农业社会的需要相辅相成的。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人力就成为被追宠...
关键词:性别偏好 生殖文化 生殖崇拜 冯梦龙 
从合抱石说起——中国生殖文化地图(1)
《中国生殖健康》2017年第1期26-28,共3页王广涛 
浩瀚宇宙,能够实现生命繁殖的,据说目前也就是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生命呈现的多样性,令人眼花缭乱。其中人类繁衍与生育,更是'波澜壮阔'。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历史中,生殖文化不仅是生命繁衍的支撑,也是民族文化血脉传承的根本。其实,历...
关键词:后土祠 生殖文化 娘娘宫 娲皇宫 
万字纹样中隐含的祈孕生殖文化被引量:1
《东方藏品》2016年第9期124-128,共5页马晓冰 
本文通过对万字纹样演变过程中,古代人对太阳中具有的生殖崇拜、对动物图腾产生的敬畏与崇拜、万字纹样中蕴含的男女生殖的象征意义三方面来分析万字纹样中所隐含的原始人们对生命与繁衍的崇敬,渴望多子多福的生育文化。
关键词:万字纹样 生殖崇拜 
《诗经》“螽斯”考证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115-117,共3页刘利娟 
《诗经》涉及众多的草木虫鱼鸟兽,"螽斯"即为其中一种。"螽斯"为蝗类昆虫。先秦典籍记载"螽"多为蝗灾,"螽斯"与"螽"不是同一种昆虫,和《七月》中"螽斯"为一物异名。"螽斯"旺盛的生殖能力被先秦人们赋予了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
关键词:《诗经》 螽斯  斯螽 生殖文化 
生殖文化流变史——自然优化论,你的基因还有必要延续吗?
《齐鲁周刊》2014年第36期17-17,共1页江涵秋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嫁人要罚款《孟子·离娄上》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统的生育文化推崇早婚早育。中国古典医典《黄帝内经》中认为,男子16岁,女子14岁就具备生育能力。公元前六七世纪之际的政治家管仲甚至提出通过官方为那些鳏...
关键词:无后为大 生育文化 黄帝内经 文化流 七不 勾践 离娄 医典 越国 生育观念 
探析《支格阿龙》中“鹰”“龙”的文化寓意被引量:1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95-98,共4页孙子呷呷 阿育几坡 
2012年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彝族教育经典<玛牧特依>研究"(项目编号:SC12E071)
毋庸讳言,从生命科学角度讲,因为染色体的原因,"神人"支格阿龙不可能由"鹰或神鹰或神龙鹰"感孕而生;人也不可能由"龙"抚育成长。目前,彝族英雄史诗《支格阿龙》在翻译成汉语时或彝族后代在传承过程中,都把文本中的"dit氐"翻译或解释为"...
关键词:支格阿龙 “氐(鹰)” 生殖文化 寓意物 心理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