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实

作品数:2150被引量:1206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胡正强陈力丹靖鸣丁柏铨盛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河北大学郑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新闻研究导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媒体时代新闻真实性问题探究被引量:4
《新闻研究导刊》2021年第1期62-63,共2页盛勇智 
新媒体时代,新闻真实性受到严重威胁,特别是在"人人都可以是记者"、全民参与新闻讨论、分享个人见解的背景下,新闻真实性面临着更严峻的形势。本文探讨新媒体对新闻真实性的影响和新闻失实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维护新闻真实性的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新闻真实性 新闻失实 
国内外社交媒体的事实核查机制浅析
《新闻研究导刊》2020年第3期95-95,97,共2页王念 
当下社会化媒体盛行,信息爆炸,失实新闻层出不穷,此前信奉的真相开始从"神坛"跌落,社会随之步入后真相时代,事实核查迫在眉睫。本文分析关于事实核查机制的发展,进而对比国内外社交媒体关于事实核查的运作模式及研究,这对探讨国内社交...
关键词:社交媒体 失实新闻 后真相 内容生产 事实核查 
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失实现象研究——以“褚时健被死亡事件”为例
《新闻研究导刊》2019年第16期36-36,40,共2页单礼洋 
济南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育背景下广播电视学专业培养方案的优化与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1802
新闻真实性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却常谈常新。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与我们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信息传播方式、传播的渠道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通过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失实现象的概述、表现、危...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 新闻失实 “褚时健被死亡事件” 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 
探究网络传播中新闻失实的原因和防范措施被引量:2
《新闻研究导刊》2019年第11期61-62,共2页王思聪 
新媒体技术逐步发展至成熟,使得网络信息传播覆盖范围广、时效性强、影响力大,公众被赋予表达权,有了作为传播者的可能。网络技术改变了传统传播权利的不平衡关系,使公众作为传播主体进入新闻生产过程。[1]传播结构发生变化,公众的地位...
关键词:网络传播 虚假新闻 传播主体 公众 
从报刊的有机运动看新闻非业务性失实被引量:2
《新闻研究导刊》2019年第5期62-62,84,共2页蔺惠娟 
马克思于1843年初提出"报刊有机运动"理论,强调只要报刊有机地运动着,全部事实就会完整地被揭示出来,新闻真实包含着过程真实的层面。由于真相的调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新闻报道不是一次性的,新闻工作者也不可能洞悉全部的事实真相...
关键词:有机运动 新闻失实 真实性 
后真相时代的新闻真实性思考被引量:7
《新闻研究导刊》2018年第24期80-81,共2页姜娜敏 
后真相时代,受众对真相的认知越来越取决于自己的情感认知,而非事实真相。而部分媒体在信息传播中亦起到了情感煽动、偏见强化的作用,导致真相逐渐被虚假信息挤压和淘汰。本文主要以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为例来探讨后真相时代出现的新闻...
关键词:后真相 真实 失实 
新闻聚合平台中新闻价值的滥用研究——辩证思维下的几点思考
《新闻研究导刊》2018年第24期73-73,145,共2页魏铭 
新闻价值是新闻从业人员用于选择和编辑新闻的重要依据。本文主要论述了新闻价值在新闻作品中的滥用问题,即新闻价值使用中缺失度的把握,造成新闻失实、隐私暴露、新闻主体性丧失、媚俗化问题。最后提出在新闻价值的运用过程中,应当运...
关键词:新闻价值 新闻聚合 新闻失实 媚俗化 新闻主体性 
浅析全媒体时代报纸新闻失实现象及防范
《新闻研究导刊》2018年第8期165-165,共1页张燕青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随之兴起的快餐式文化也引领人们的文化生活。在这个全媒体时代,人们随时都能接收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而不可否认的是,各类新媒体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纸媒。一些传统报纸为了突...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纸媒 失实 
浅谈新闻失实的原因及对策被引量:1
《新闻研究导刊》2018年第2期76-76,78,共2页刘淑扬 
当前,在新闻媒体界存在的新闻失实、虚假报道等问题给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真实性是电视新闻市场竞争力的根本,严重的新闻失实问题使社会大众对新闻产生怀疑、反感和不满等负面情绪。本文就新闻失实的原因及对策展开...
关键词:新闻失实 虚假新闻 真实性 
记者应守住新闻真实性的底线
《新闻研究导刊》2017年第10期191-191,共1页邹志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知何时起,"一切向钱看"等观念开始侵蚀人们的思想,更变成很多人的行动指南。折射到记者队伍里,就是很多人开始利用手中的舆论监督权为自己牟利,践踏新闻真实的底线,"有偿新闻""有偿不闻"层出不穷,危害巨大,影响深...
关键词:真实性 新闻失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