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观测

作品数:43被引量:7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徐纪人赵志新曾祥芝许志琴高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更多>>
相关期刊:《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红岩春秋》《山东国土资源》《地球物理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新疆地震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交叉思维性质的地球物理观测与实验课程多元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
《大学教育》2024年第24期44-47,56,共5页郭振威 刘小铭 周重浪 
中南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跨学院架构的交叉思维训练”(2023JGA010);中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跨学科交叉思维训练课程建设——拆掉固有思维之墙”(2022jy005)。
随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兴起,传统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亟待革新,亟须探索新的教学管理与评价方法以适应教育发展的新需求。文章以地球物理观测与实验课程为例,深入探讨交叉思维与多元评价体系构建对地球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关键词:交叉思维 多元评价体系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地球物理 
基于Datist系统的地球物理学科异常仪器数据自动化跟踪
《防灾减灾学报》2024年第4期57-62,共6页张琪 孙素梅 赵倩 赵晓辉 张璐雅 
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青年课题(2020010506);辽宁省地震局青年科研基金项目(LN2022034)。
基于Datist系统平台使用SQL、Python等语言解决目前地震预报管理体系中,对于地震会商业务存在的数据资料分散、技术方法不规范、自动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研制出一套数据跟踪流程,制定产出异常仪器分布图和实时数据曲线文件,实现了地球物...
关键词:Apnet网 地震会商技术系统 地球物理观测 异常仪器跟踪 
从霓式地震仪看中国地震学的历史跨越
《红岩春秋》2024年第7期74-77,共4页吴金奉 
抗战时期,我国自主研发的霓式地震仪具有划时代意义,这是我国现代第一台机械式地震仪。文章深入探讨了霓式地震仪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的创建历程、科学贡献与对现代地球物理观测的影响。文章从霓式地震仪的发展脉络、研制过程、技术特性、...
关键词:霓式地震仪 抗战时期 科学贡献 地球物理观测 
利用加卸载响应比探查强震成核过程——以2020年新疆伽师6.4级地震为例
《地球物理学报》2024年第6期2232-2247,共16页贾东辉 余怀忠 陈界宏 晏锐 刘杰 赵彬彬 李泽平 马玉川 苑争一 杨文 李桂荣 李越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联合基金(U203920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E01097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7401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E0102902,2022YFC300370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研发专项(2022B03001,2020B03006)资助。
加卸载响应比(LURR)是基于非均匀脆性介质损伤演化提出的一种中短期地震预测方法,以往的研究中多以地震活动为响应量计算LURR,地球物理观测资料应用较少.本文基于地下流体、地壳形变、电磁、岩石地温等观测资料,运用加卸载响应比(LURR)...
关键词:地球物理观测 加卸载响应比 亚失稳 成核弱化 地震前异常 
地震亚失稳过程中前兆异常演化的综合解释——以2014年鲁甸6.5级地震为例被引量:1
《地震地质》2024年第3期513-535,共23页蒋海昆 邓世广 姚琪 宋金 王锦红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23FY101503);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LED2022B05)共同资助。
文中以2014年鲁甸6.5级地震为例,在亚失稳实验及理论指导下,基于震前地震活动及地球物理观测资料并结合地震成核数值模拟结果,综合分析前兆异常时空演化与亚失稳过程的关系,首次提供了一个可明确佐证亚失稳阶段震源区成核、震源区附近...
关键词:亚失稳阶段 应力状态变化 断层变形协同化 鲁甸M 6.5地震 小地震活动 地球物理观测 
基于大数据架构的地球物理观测数据管理系统被引量:1
《中国地震》2024年第1期144-159,共16页王军 余丹 黄经国 纪寿文 刘洋洋 邹锐 
公共安全信息化工程(中国地震局)建设项目资助。
中国地震地球物理观测网络的核心业务软件“十五”地震前兆数据管理系统已运行十多年,随着观测数据量的增长,数据库的读取和统计查询的性能逐渐降低。此外,管理系统存在SQL注入和跨站脚本攻击等漏洞的安全问题,系统架构难以满足业务发...
关键词:地球物理观测数据 大数据架构 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 
2023年2月5日、11日三水3.2和河源4.3级地震广东地区同震效应对比分析
《华南地震》2023年第4期150-155,共6页陈贵美 谭争光 刘锦 王小娜 
2022年度甘肃省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河西走廊地震危险等级综合判定分析与应用(22YF7FA079)。
2023年2月5日和11日广东三水、河源相继发生了3.2和4.3级地震,震后整理发现广东地区的重力、部分地倾斜、水位等记录到了同震响应波或水震波。分析了地形变、地下流体学科观测资料同震波形的表现形态及特征。从各仪器记录曲线来看,在同...
关键词:三水3.2级地震 河源4.3级地震 地球物理观测 同震效应 
2022年12月29日吉尔吉斯斯坦M_(S)5.4地震前地球物理观测中短期异常特征分析被引量:2
《内陆地震》2023年第3期264-271,共8页梁卉 赵彬彬 艾萨·伊斯马伊力 高歌 颜龙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科研三结合项目(3JH-202301023);新疆地震科学基金(20230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22D01A106);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青年项目(XH23046YA);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课题(2023010415);新疆地震科学基金(202205);新疆地震科学基金(202201).
针对2022年12月29日吉尔吉斯斯坦M_(S)5.4地震,对震前地球物理观测中短期异常和时空演化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震前地球物理定点观测异常数量不多,但存在一定数量的电磁异常,可能与地震大小和震源区构造的走滑性质有关。震前异常数量...
关键词:吉尔吉斯斯坦 M_(S)5.4地震 异常特征 时空演化 
五大连池火山区历史监测数据分析被引量:1
《科技创新与应用》2023年第15期1-9,共9页吴海军 杨维辉 王刚 闫峰 刘鸿城 邵帅 孙炜 蔡金田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业务科学观测研究站研究课题(NORSCB20-11)。
为充分发挥五大连池火山区历史数据在火山与地震活动监测中的作用,采用五大连池火山区历史地震数据、地下流体数据、电磁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详细统计出五大连池火山区有监测数据以来历年地震发震频次和最大震级,流体数据和电磁数据年...
关键词:五大连池火山区 地震观测 地球物理观测 历史数据 地震与火山活动 
地下实验室与深地环境下的地球物理观测被引量:7
《地球物理学报》2022年第12期4527-4542,共16页王赟 菅一凡 贺永胜 苗强强 滕吉文 王志民 荣亮亮 邱隆清 谢成良 张启升 刘向东 孙和平 杨亚新 杨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839208,42150201,62127815)资助.
地下实验室具有良好的低本底环境条件,为许多前沿学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场所,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关键性的科学研究平台.目前国际上很多国家利用山体中的隧道空腔或地下矿井建立起众多的地下实验室,其中大多数进行天体物理和粒子物理实...
关键词:地下实验室 低本底 地球物理 超静 超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